订交四十载,两世比纪群。
沧海隔千里,岔岭思暮云。
合室饱白粱,更感汝殷勤。
狂澜回既倒,银台看策勋。

【注释】

①维源:即李维源,字维源,号雪航,明末清初文学家。

②四十载:指与林时甫交往四十年。

③两世比纪群:指两人的交情像两个时代的记事簿一样长久。

④沧海隔千里:沧海是大海,千里是形容距离远。

⑤岔岭思暮云:岔岭是分隔两地的山路,暮云是夕阳余晖中的云。

⑥合室饱白粱:合室是全家,白粱是白色的粗粮,这里比喻家境贫寒。

⑦更感汝殷勤:更加感激你对我的关怀。

⑧银台: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也指朝廷。

⑨策勋:指立下功劳。

【译文】

与你结交已四十年了,你的情谊像两代人的记录一样深长。

大海相隔千里,你在山路上思念着傍晚的云彩。

全家人都吃白粱粗粮,你对我的关怀我更加珍惜感激。

狂风巨澜已经平息,你立功立业就像登上了银台一样辉煌。

【赏析】

《寄林时甫通副维源》作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作者时年五十岁。诗中回忆了与林时甫相识相交的经过和彼此间的深情厚谊。全诗感情真挚,风格沉郁悲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联写诗人与林时甫交游四十年的友情,“四十载”是时间,“两世比纪群”是友情之深厚。诗人把这段交往的经历比作“比纪群”,用“两世”来说明其情之深、谊之重。

颔联写林时甫对诗人的关心和爱护。诗人在家乡生活贫困,而林时甫却经常给以帮助,诗人对此非常感激。沧海阻隔了诗人回家的路,而林时甫却在山岭上思念着诗人,这种深厚的友谊令人感动。诗人通过写“岔岭”和“暮云”,巧妙地写出了林时甫对诗人的深情厚意。

颈联写诗人在家乡生活的困难处境,以及林时甫对诗人的关心照顾。诗人说家里连白粱这样的粗米都没有,而林时甫却常常给以援助,这种无私的帮助使诗人更加感激。

尾联写作者对林时甫的赞扬和鼓励。狂风巨澜已经平息,诗人希望林时甫能够建功立业,就像登上了银台一样辉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祝愿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