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上文章伯,七百年来无此客。
泉香酒冽溪鱼肥,山川一一都生色。
我从海外遥称觞,图公容猊如生觌。
竹西位置非偶然,主人乃公之远戚。
当年遗表借海神,爪痕宛在泷冈石。
瀛壖解事读奇文,妇孺犹能师画荻。
公也相逢笑口开,天生书剑吾侪役。
故人范韩不得意,西谣一曲嗟何益。
逢山旧侣有小宋,袖中七论驱戎狄。
椽独双行且著书,与公风月谈今夕。

【注释】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郑稼田观察:北宋名臣范仲淹,字希文。竹西亭:在杭州。

【译文】醉翁亭上文章伯,七百年来无此客。

泉香酒冽溪鱼肥,山川一一都生色。

我从海外遥称觞,图公容猊如生觌。

竹西位置非偶然,主人乃公之远戚。

当年遗表借海神,爪痕宛在泷冈石。

瀛壖解事读奇文,妇孺犹能师画荻。

公也相逢笑口开,天生书剑吾侪役。

故人范韩不得意,西谣一曲嗟何益。

逢山旧侣有小宋,袖中七论驱戎狄。

椽独双行且著书,与公风月谈今夕。

(注:苏轼《东坡志林》卷二“竹西亭”条:“东坡守杭日,范伯崇以竹西亭请于太守郑君者三,而得之。……东坡为作诗,其略云:‘醉翁亭上文章伯,七百年来无此客。’余曰:‘不然,欧阳永叔、苏子由,亦尝过此,而未尝留题也!’……‘袖中七论遣戎狄’,盖言《新唐书》、《五代史》皆出一手。然当时诸公既已不得志,而东坡又方自视轻,故以此语戏之。后十年,范伯崇死,东坡哭之曰:‘平生交游天下豪士,独范孟博不可及。’”)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对好友欧阳文忠公的颂词。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提倡古文运动,反对骈体文风,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对欧阳修推崇备至,曾称赞欧阳修为“文章伯”。本诗就是赞美欧阳修在西湖边建亭纪念自己,以及他一生所做贡献的一首七律。

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醉翁亭上文章伯,七百年来无此客。”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醉翁亭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欧阳修是一代文学巨匠,千百年来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和他相比。这里的“文章伯”,指的是欧阳修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第三句“泉香酒冽溪鱼肥,山川一一都生色。”则进一步描写了西湖的自然美景。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这里的水甘醇,酒清冽,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周围的山川也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泉香酒冽”,形容的是西湖的水质清澈甘甜;“酒冽”,则是形容酒的味道清新爽口;“溪鱼肥”,指的是西湖里的鱼长得肥美;“山川一色”则是用来形容西湖周边的自然景观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这四句话共同描绘出了一个美丽、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之中。

第四句“我从海外遥称觞,图公容猊如生觌。”则是说,我虽然身处海外,但依然能够通过诗文来表达对欧阳修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海外”、“遥称觞”表示的是作者身处海外,无法亲自到场参加欧阳修的生日庆典;而“图公容猊如生觌”则是用来形容欧阳修的形象生动逼真,仿佛就在面前一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的深深敬仰之情。

第五句“竹西位置非偶然,主人乃公之远戚。”则进一步说明了欧阳修之所以能够在西湖边建亭纪念自己,是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竹西位置”,指的是杭州西湖边的竹西亭;“非偶然”,则是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主人”,则是欧阳修;“远戚”,则是说欧阳修与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在西湖边建亭纪念自己的感慨之意。

第六句“当年遗表借海神,爪痕宛在泷冈石。”则回忆了欧阳修曾经向海神祈求保佑的事情。这里的“遗表”,指的是欧阳修曾经向海神祈求保佑的奏章;“爪痕”,则是用来形容这些遗表上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宛在”则是用来形容这些痕迹依旧存在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曾经向海神祈求保佑的感慨之情。

第七句“瀛壖解事读奇文,妇孺犹能师画荻。”则是说,在杭州这个地方,人们都能够理解欧阳修的才华和智慧。这里的“瀛壖”,指的是杭州这个地方;“解事”,则是说这里的人都能领悟到欧阳修的智慧和才华;“奇文”,指的是欧阳修的诗文作品;“妇孺”,则是用来形容这里的人们都很懂得欣赏和学习;“师画荻”,则是用来形容这里的人们都能从学习中获取知识和智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这个地方以及那里人们的赞赏之情。

第八句“公也相逢笑口开,天生书剑吾侪役。”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欧阳修相逢,让作者感到非常高兴。这里的“相逢”表示的是与欧阳修的相遇;“笑口开”,则是用来形容作者的心情愉悦;“天生书剑”,则是用来形容作者自己擅长书写和诗词创作;“吾侪”,则是用来形容作者自己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从事这些事业;“役”则是用来形容作者觉得自己是在为这些事业而努力奋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欧阳修相会时的喜悦之情以及自己对这些事业的热爱和投入。

第九句“故人范韩不得意,西谣一曲嗟何益。”则是说,在这里与欧阳修相识并结交为朋友,让作者感到很高兴。这里的“故人”,表示的是过去结识的一位老朋友;“范韩”,则是用来形容这位老朋友的名字;“不得意”,则是用来形容这位老朋友目前的处境并不顺利;“西谣一曲”,则是用来形容这首曲子的内容;“嗟何益”则是用来形容这首曲子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或者意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老朋友当前处境的一种同情和安慰。

第十句“逢山旧侣有小宋,袖中七论驱戎狄。”则是说,在这里与一些老朋友相识并结交为朋友,让作者感到很高兴。这里的“逢山旧侣”表示的是那些与作者一起在山上度过美好时光的朋友们;“有小宋”,则是用来形容其中一位朋友的名字;“袖中七论”,则是用来形容那位朋友曾经撰写过的一篇关于战争问题的文章;“驱戎狄”,则是用来形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与朋友们相识并结交为朋友的高兴之情以及对其中一位朋友的赞美和敬意。

第十一句“椽独双行且著书,与公风月谈今夕。”则是说,在这里与一些老朋友相识并结交为朋友,让作者感到很高兴。这里的“椽独双行”,表示的是作者独自走在书房里的情景;“且著书”,则是用来形容作者正在写作或研究学问的行为;“与公风月谈今夕”,则是用来形容作者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美好时光的场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与朋友们相识并结交为朋友的高兴之情以及自己正在进行学术探索的努力和决心。

最后几句则是对欧阳修的赞誉和怀念之情的延续。第十二句“天生书剑吾侪役”,再次强调了自己与欧阳修一样都是喜欢读书和写作的人;第十三句“故人范韩不得意,西谣一曲嗟何益”,则是对这位老朋友当前处境的一种同情和安慰;第十四句“逢山旧侣有小宋,袖中七论驱戎狄”,则是对另一位老朋友的赞美和敬意;第十五句“椽独双行且著书,与公风月谈今夕”,则是对自己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美好时光场景的怀念;第十六句“天与风流各有意,吾侪安得梦相随”,则是对自己与朋友们共同追求理想、实现梦想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边的风景、欧阳修在西湖边建亭纪念自己的事件以及自己与朋友们相识并结交为朋友的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尊崇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比欧阳修和自己的不同境遇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