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枋桥夜,相邀共守岁。
连云看筑场,猫迎兼虎祭。
别后感书来,累多伤时势。
结轖使义衷,忽恸卜式逝。

【注释】

除夕:旧时历书中指岁末腊月的最后一天,因是一年之末,故曰“除夕”。

枋桥: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城西北。

连云: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筑场:筑土为坛,祭祀天地、祖先和神灵。

猫迎兼虎祭:猫儿迎接着虎神来拜祭。

别后:离别之后。书来:来信。累多:书信很多。伤时势:感叹国事。

结轖使义衷:结车使(驾车)的人内心充满正义。

卜式逝:汉代人卜式为人正直,家贫而乐善好施,皇帝赐其黄金百斤,他全部散发给穷民,自己只吃野菜,不取分文,死后朝廷赐给他钱二百万,布二千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于除夕夜邀友人同守岁,共叙友情,然后相别,友人寄信来,诉说国事的艰难,诗人感慨万分,最后以卜式为例,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壮与激愤。

首句“除夕枋桥夜”,点明题中“除夕”、“春晚”二字。“春晚”即除夕之夜。“相邀共守岁”,是说除夕之夜,朋友欢聚一堂,一起度过这难得的良宵。

“连云看筑场”,用一个“连”字,写出了人们筑土为坛,祈求吉祥如意的场景。“猫迎兼虎祭”,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迎接福神,祈求保佑平安吉祥的画面。

次句“别后感书来”,写朋友分别后,通过书信表达的哀愁之情。“累多伤时势”,则是朋友来信中对国家形势的忧虑与担忧。“积多”两字,既表明了书信数量之多,又表现了朋友心中忧国之切。

第三句“结轖使义衷”,写结车使者(驾车之人)内心充满正义之感。“忽恸卜式逝”,则是诗人对友人来信中的悲痛心情的理解与感受。“忽”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信内容的意外与惊讶之情。“卜式逝”一句,则是对友人来信中所说的“累多伤时势”一事的进一步说明。

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古人对于节日、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