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在昔昆明池,鱼龙起舞扬旌旗。
天子教士习水战,驱使河伯如婴儿。
又闻三千水犀甲,钱塘酣斗何爽飒。
金牛出没叠雪幢,至今江上谈兵法。
吾家威武称楼船,将军横海多象贤。
邀我安平同拭目,此事道隔三十年。
一朝训练百废举,火光轰烈波心炬。
冯夷慑伏支祁愁,桓桓罴虎艨艟旅。
夹岸观者如堵墙,都卢妙技登牙樯。
盘旋百戏不一足,疾风西下如鸟翔。
更入水中列鹅鹳,重开一幅麒麟幔。
高台鼙鼓正三挝,喊声直欲干霄汉。
归来慰问弓衣寒,持杯劳酒三军欢。
书生长揖参末座,纪述大笔回紫澜。
军容从此留图画,赤嵌城头明月挂。
障川一柱立东溟,知有七鲲中流拜。

【赏析】

此诗作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诗人应邀前往福建同安观看水战,即“操演”或“演习”。作者以饱蘸热情的笔墨描述了这一盛事。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八句写水战的壮美场面;中间八句记叙战斗过程;最后十二句写观战的感受。

诗中描绘了水战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搏斗,表现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统治者对水师的重视。诗中还描写了水战的紧张激烈程度,以及将士们的英勇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于水战的热情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水战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将士们英勇善战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水战的热情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