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学交争,道德文章将坠地;
柱石臣不朽,清廉忠靖独撑天。

【注释】

挽张之洞联:此诗是诗人对张之洞的挽词。张之洞(1837-1909),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旧学:旧学指科举八股文,新学即西学。

柱石臣:比喻国家重臣。

【赏析】

全诗以“柱石”起兴,用“独撑天”点明主旨,赞颂了张之洞为国为民的卓越功绩。

开头两句写张之洞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学争鸣的时代。张之洞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者,自然也成了新旧两派斗争的对象。作者在《与友人书》中写道:“吾人处此时势,宜有以折衷新旧之异同而兼取其长。”张之洞也说:“今天下之大患,莫如新旧之争;中国之大患,亦莫如新旧之争。”可见当时新旧两派的争论十分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张之洞坚持中体西用,主张“旧学”与“新学”相结合,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他仍被卷入新旧学的争斗漩涡之中。作者抓住这一历史现象,用“柱石臣”来赞颂张之洞为国家所立的不朽功勋。

第三句“清廉忠靖独撑天”,赞扬张之洞为官清廉,忠诚于国。他任两广总督时,面对外强入侵,毫不动摇地支持清政府的立场,并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措施,有效地保卫了广东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他也关心百姓疾苦,减免赋税,赈济灾民。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忠于国家的高尚品质。作者还用“独撑天”来形容张之洞的功绩,意味着他在当时的形势下,能够顶住压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句“道德文章将坠地”,则是对张之洞学术思想的高度评价。他认为道德是治国之本,而文章则是表达道德的工具。因此,他提倡道德教育,反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空谈。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赞扬张之洞在新旧学争鸣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坚守清廉忠诚的品质以及高尚的道德文章思想,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