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行强半,后山言可思。
人生虽苦相,肯为长年悲。
饯腊旧有例,西山办一诗。
去岁忽墐户,今晨意尤奇。
嵚崎数州间,绝海居江湄。
高楼若蜂房,自笑裹妍皮。
那知独往人,百忧归怒嬉。
鸾肠费万回,巾车来何迟。
胸中屴崱峰,云衣方四垂。
真当赋梅花,一舸呼姜夔。
椒花不登盘,我自忘为谁。

【注释】

乙丑:宋理宗端平二年,即公元1235年。乙丑除夕:即除夕。

七十行强半:七十多岁,将近一半。

后山:指故乡。

人生虽苦相:人生虽然艰难困苦。苦相,形容人的面容和神情艰苦、辛苦的样子。

肯:岂肯。长年悲:长期悲伤。

饯腊:古代风俗,除夕守岁之后,人们相互赠以食物为送旧迎新之辞,称为“饯腊”。

墐户:封闭门户。

嵚崎数州间:指诗人所居的偏僻之地。嵚崎,高峻不平。

绝海居江湄:居住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也就是远离尘世喧嚣之处。

蜂房:蜜蜂筑成的巢穴,这里比喻高楼大厦。

妍皮:漂亮的外表或容颜。

独往人:独自一人的人。独往,独自而行的意思。

鸾肠:凤凰的肠子,这里借指诗人的诗思或诗歌创作的才力。

巾车:指轿子。

胸中屴崱峰:心中如同山峰般耸立。屴崱,高耸的样子。

云衣方四垂:云彩般的衣衫正垂挂下来。

真当赋梅花:应当吟咏梅花了。当,应该。

一舸呼姜夔:乘着船呼喊姜夔。一舸,指船。呼,呼唤。

椒花:一种植物,其花有香味。

不登盘:不被用来做菜。

我自忘为谁:我自己也忘记了是给谁做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正月十五日。当时诗人已经七十六岁高龄,在除夕的这一天,他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写下这首五律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抒发自己晚年的情怀。

首联:“七十行强半,后山言可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活到七十多岁了,家乡的山水让我思念不已。“七十”是虚数。“行”,动词。行强半:行将过半,快要走完了大半的人生历程。强半,将近一半的意思。

颔联:“人生虽苦相,肯为长年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的道路虽然充满了苦难,但是我不会因为这种苦难而悲伤太久太久。人生的道路充满艰辛,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让苦难成为我们悲伤的源泉,而应该积极地去克服它、战胜它。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所在。

颈联:“去岁忽墐户,今晨意尤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好好的,但是今年早晨醒来的时候,却觉得异常奇怪。墐户,关门闭户。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的生活又即将开始,这种时间的变迁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和惆怅。然而,正是这样的时光变迁,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尾联:“嵚崎数州间,绝海居江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虽然偏僻,但是却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高山峻岭之间,大海之滨。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居住环境的优美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尾联:“高楼若蜂房,自笑裹妍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高楼就像蜂房一样高大而坚固,自己则自嘲地笑着像包裹着自己的美貌一样。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高楼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回忆往事、抒发情感的方式,展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内涵。它既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