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篡齐国,仁义盗一旦。
郦寄卖友生,北军遂归汉。
时危用乌头,钩注有不惮。
况承邺台教,黜忠当用叛。
虽然吾终疑,胡马屡绝绊。
朔方跛脚奴,反覆自憢悍。
世无贺六浑,绍宗孰遗算。
老公方佞佛,𡚬觊合冰炭。
青丝白马谣,江表浩惊窜。
异时的脰乌,吹唇必生乱。
兴亡看镜事,跂踵待鱼烂。
【注释】
《读史四首》,共四首,这里选二首。
田成篡齐:战国时齐襄公被杀后,其弟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最后齐国被田氏所篡,即齐桓公的子孙田氏取代了姜姓的齐国。
郦寄卖友生:郦寄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邦部下的一位将领,曾出卖朋友郦商投降项羽。
北军遂归汉:指项羽败亡后,刘邦的军队进入了都城咸阳。
乌头:一种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也用作毒药。
钩注:指用毒酒灌杀。
邺台:邺县(今河北临漳西)的台观,在邺城中,为东汉末年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黜忠:贬斥忠诚的人。
胡马屡绝绊:指胡人骑兵屡次断绝了汉朝军队的退路。
朔方:古郡名,治所在朔方县(今陕西靖边东),地处塞外。
世无贺六浑:意思是说没有像贺拔岳那样的人。贺拔岳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后成为北魏宗室的大臣。绍宗:指继承大业的人。
老公:丈夫。
佞佛:谄媚佛教。
𡚬觊合冰炭:意指奸诈之徒企图勾结。
青丝白马谣:泛指民间流行的歌谣,青丝指黑色丝线,白马拉车,常作为男女爱情的象征。
脰乌:脖颈弯曲的乌鸦,这里比喻低头顺服者。
吹唇:吹口哨。
兴亡看镜事:比喻从镜子中观察事物的变化而预测未来的发展。
跂踵待鱼烂:指盼望坏人坏事自行崩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一组讽刺诗。元稹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而受到打击,他通过这首诗对那些专权误国的朝臣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全篇以辛辣的语言讽刺了当时朝中的权臣、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
“田成篡齐国,仁义盗一朝。”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权臣们利用仁义的名义来篡夺国家权力,一旦得逞便将仁义抛到一边,变得冷酷无情。
接下来四句分别讽刺了郦寄背叛朋友的行为,以及项羽和曹操的昏庸无能。这四句诗通过具体的例子,揭示了权臣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叛朋友,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时,这些权臣们还缺乏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无法应对乱世的挑战,只能依靠阴谋诡计来谋取私利。
“时危用乌头,钩注有不惮。”这两句继续讽刺那些权臣们的残忍和狡猾。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使用暴力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性命。这种行径让人感到震惊和愤怒。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揭露了权臣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不仅会欺骗和陷害无辜的人,还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操纵舆论、控制舆论导向。他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最后几句则是对那些反对权臣的人进行的嘲讽和讥讽。这些权臣们总是试图打压异己、消灭异端,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反而让更多的民众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这种讽刺手法既生动又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整首诗歌通过对权臣们的描绘和讽刺,展现了一幅混乱的社会画卷,让人们反思历史和社会现象。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滥用权力、制造社会动荡的人,要坚定信念、捍卫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