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花光旧有诗,赏音词客逝多时。
九仙山下辛夷雪,溅泪还应忆故枝。

注释:

辛未:指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日。重至:再一次来到。旸台:即太白山、太白观。唐开元时建,以道士司马承祯为首任,故称“司马道”。探杏历:游览观赏太白山中杏花。大觉:指太白观。消债秀峰诸寺得四绝句:即《游大觉》诗。其一。其二:第二首。其三:第三首。其四:第四首。九仙:即九仙观。辛夷:木犀花。九仙山下的辛夷花盛开时,飘落的花瓣像下雪一样,所以叫做“辛夷雪”。“溅泪”:形容花瓣飞落的样子。故枝:指太白观前的那棵古柏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孝宗淳熙五年的清明节重访太白山、太白观时所作的一组咏物诗。此诗写于作者游览太白山和太白观时。太白山,又名太白峰,位于陕西省眉县横渠镇西北,主峰海拔3767米。相传周朝末年,秦人在此炼丹,因丹炉生烟而焚山,留下许多石炭和残灰,因此取名太白山。太白观是道教圣地,始建于唐代。作者在《游太白岩》中写道:“太白山高插云汉,望之如天外飞来。”可见其巍峨壮观。

首联“一院花光旧有诗”,意思是说太白山上的杏花烂漫,曾经有无数诗人吟咏过。“花光”指的是杏花的光彩。“旧有诗”指的是过去那些赞美杏花的诗句。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隐居东山时,经常在院子里赏花吟诗,有一次看到院子里的桃花开得好,就写了一首《咏桃花》。后来,人们常用“花光旧有诗”来形容那些曾经被人们赞美过的美丽的事物。

颔联“赏音词客逝多时”,意思是说那些曾经赏听过太白山美景的词客们已经逝去很久了。“赏音”指的是欣赏太白山美景的声音,“词客”指的是那些善于写诗作词的人。“逝多时”指的是这些词客们已经离开很久了。这里的“逝”字表达了对这些词客们的怀念之情。

颈联“九仙山下辛夷雪,溅泪还应忆故枝”,意思是说九仙山下的辛夷花盛开时,飘落的花瓣像下雪一样,让人不禁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词客们。“九仙山”指的是太白山脚下的一个山峰,因为山上有许多仙人居住而得名。“辛夷花”是木犀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溅泪”指的是花瓣飞落的样子。这里的“泪”并不是真的泪水,而是花瓣飘落的声音。“故枝”指的是曾经生长过的树木或者花朵。

这首诗通过对太白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曾经赏听过太白山美景的词客们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