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禊事旧无诗,安顿伤心到此时。
僵柳已薪春水涸,西山不刬泪空垂。
【注释】
己巳:宋代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南海:指今广东南海县。瀛台:即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三仙山之一。禊事:古时的一种风俗,为求得神灵庇护而于水滨洗濯祭祀。此诗写于端午节,诗人与家人在南海游览。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端午时节携子侄辈游玩南海时写的,作于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
“瀛台禊事旧无诗”。瀛州,即海中三仙山之一,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也是诗人的故乡,故有此说。“瀛台”之游,本有祭神之意,但此时诗人却无心去理会。从诗题看,此诗应作于端午佳节。“安顿伤心”,言其因国事而心伤。“到此时”,言其伤心已极。此二句是说,过去没有诗来表达对瀛台祭祀活动的感想。
“僵柳已薪春水涸”,“僵柳”,即枯柳,这里指被砍倒的柳树。“僵柳已薪春”,意谓春天已经过去了。“春水”,指河水。“涸”,干涸。“西山不刬泪空垂”,言自己因伤心流泪而将西山都给抹平了。“西山”,指南海之西岸。“刬”,抹去,这里指抹去西山上的景物。“空垂”,空挂着。“泪空垂”,言自己的眼泪都流干了,仍不能消除心中的悲伤。此二句是说自己因伤心而泪如雨下。
一气贯通,浑然一体;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情深似海;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却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