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宵来是鼓山,啼春怪鸟梦间关。
不知东际楼头月,端待何秋照我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和诗句内容,结合具体注释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及思想内涵,然后进行赏析。注意要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语分析。

“满眼宵来是鼓山”,从字面上看,诗人似乎在描绘一幅画,但这幅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充满了动感。诗人以“满眼”为修饰语,将鼓山的形态、姿态都展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诗人以“宵来”为时间状语,将诗人所见之景定格在了特定的时刻——深夜。

“啼春怪鸟梦间关”,诗人以“啼春”“梦间关”两个词,描绘出鼓山的动静相宜的特点。鸟儿啼鸣,春天的鼓山显得生机勃勃;而那山间的古关楼,则仿佛成了梦中的景象。

“不知东际楼头月”,诗人用“不知”一词,表明他此刻正处在一个迷蒙的境界之中,他的视线被远处的月亮所迷惑。

“端待何秋照我还”,诗人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中,当秋风到来时,他会像古代传说中的游子一样,在秋天的时候回到故乡。这里的“我”是指诗人自己,而不是指朋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出了他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答案】

梦鼓山

满眼宵来是鼓山,啼春怪鸟梦间关。

不知东际楼头月,端待何秋照我还。

译文:

眼前所见都是鼓山,它好像在梦中啼叫春天的到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东边的楼头上升起的月亮?希望它能等到秋天再照看我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在深夜登上鼓山,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漆黑,只有远处的月亮高悬在空中。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忽然传来一声声啼鸣。这声音像是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临了。这声音也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鼓山多么美丽啊!于是诗人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他不知道何时能看到月亮升起在东面楼上,也不知道何时能与远方的朋友重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