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二亩水痕青,亏有屏山作画屏。
我爱钓鲈桥畔地,桄榔荔竹乱冥冥。
【注释】
福州杂诗 其十六:福州的杂诗第十六篇。
方塘二亩水痕青:方塘(长方形的池塘),二亩(面积,亩是中国传统面积单位)的水,因为天长日久,水面上留下了一层淡淡的绿色,所以叫做水痕青。
亏有屏山作画屏:这是指福州城内的一座名胜古迹——屏山,它是一座天然的石山,山上有许多洞穴,形如屏风,故称。
我爱钓鲈桥畔地:我爱在钓鲈桥畔钓鱼的地方,这里的鲈鱼特别鲜美。
桄榔荔竹乱冥冥:桄榔和荔枝树长得十分茂密,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片浓密的阴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福州时写下的杂诗。
首联“方塘二亩水痕青,亏有屏山作画屏”,写福州城西的方塘和附近的屏山。福州城外西面是著名的方塘。这个方塘不大,方圆只有二亩多。塘水碧绿,清澈见底。由于年代久远,塘边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屏山了。这座山峰高耸,挺拔秀丽,宛如屏风一样,把方塘环抱其中。因此,当地人就把它称为“屏山”。在宋代以前,福州人就把这座山叫做“屏山”。现在,人们仍然称它为“屏山”,而不再叫“屏山”了。
第二联“我爱钓鲈桥畔地,桄榔荔竹乱冥冥”,描写钓鲈桥畔的景色。福州城的南面有一座小桥,名叫钓鲈桥。这座桥很古老,很有名。过去,福州城里的人喜欢在这里钓鱼,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便成群结队地来到桥下,一边垂钓,一边欣赏美丽的晚霞,十分惬意。这里钓来的鲈鱼非常新鲜美味,因此,钓鲈桥畔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人和钓鱼爱好者。桥畔的树木也很茂盛,其中有一棵桄榔树和一些荔枝树,它们长得非常繁茂高大,枝叶交错,互相掩映,形成了一片片浓密的阴影。这些树木给桥畔增添了不少美丽的景象。
第三联“我住君家邻钓埭,爱君鲈脍与鲈莼”,描写作者自己住在附近邻居家的情况。据《闽都记》记载:“钓埭者,福州县东埭也。唐开元中,李肇作《国史补》,因渔人得名。”这里说的“君家”就是指作者住的邻居。作者说:“我经常住在你家里,和你一起享受钓鱼的乐趣。”作者对邻居家的鲈鱼非常喜爱,常常吃他们的鱼肉,喝他们的莼菜汤。
尾联“桄榔荔竹乱冥冥,清风吹断钓船声”,描写作者坐在船上钓鱼的场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作者和邻居们坐在船上一起钓鱼、赏月。他们一边喝酒聊天,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吹断了船上的声音,使得大家的心情更加愉悦。
这首诗以赞美福州的山水之美为主题,通过描绘福州城西方塘、屏山、钓鲈桥畔的景色和自己的钓鱼生活等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福州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