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山洪远损书,我来鸣玉已纡徐。
人间行潦愁难涉,万壑千岩傥著予。

【注释】

为爱:因喜爱。

洪:大。

行潦:行走的积水。

纡徐:缓慢。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香山后写的,描写了香山雨后山中涧水潺湲、群峰苍翠的美景。全诗以“鸣玉”喻涧声,以“行潦愁难涉”写涧水之深,以“万壑千岩傥著予”写涧水之广。全诗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语言流畅,是一首成功的山水小景诗。

首句“散释书来极道香山雨后泉声之胜”,点明自己游香山的目的,意指在山雨之后,作者才有机会欣赏到这美妙的泉声。这里,“香山”即香山寺,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西直门外的香山公园内,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有“先有香山寺,后有北京城”之说。

二句“新秋诣之涧水犹㶁㶁”,描绘出香山雨后的山涧溪流清澈见底的情景。“㶁㶁”,形容水流的声音,这里指山涧溪水的潺潺之声。

三句“遂登看云起小亭西望群峰苍翠如滴写二绝句寄之”。这是诗人登高远望所见景象的描述,“遂登”表明诗人登山的决心和行动,而“西望”则表明诗人眺望的方向和角度。“云起”既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群峰苍翠如滴”则形象地描绘了香山群峰青翠欲滴的美丽景色。这里的“苍翠”是指山峰上树木的颜色,而“如滴”则是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这些树木仿佛被水珠滴落下来一样,给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感觉。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四句“写二绝句寄之 其二”中的“二绝句寄之”意味着这首诗是作为一封信件附在另外的两首绝句之后寄出的。其中第二首绝句的内容为:“为爱山洪远损书。我来鸣玉已纡徐。人间行潦愁难涉,万壑千岩傥著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由于喜爱这座大山而耽误了读书,我现在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心情却十分舒缓。面对这人间繁杂的世事,我深感忧愁,难以渡过。但在这万壑千岩之间,也许能够找到一丝安宁”。这首诗与前面的诗相比,更加深入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译文】

因为喜爱这大山而耽误了读书,我来时山路上的行人都显得从容不迫。

人间的道路坎坷不平令人忧虑,在这万壑千岩中或许能让我安身立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