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海犹馀一角春,青天为幕浪为茵。
拍浮剧羡潜虚丈,莫逆知多洗耳人。
避世君公终契阔,寄诗渊颖出清新。
何时得适谆芒壑,千万吾宁吝买邻。

【注释】

1.次和:即次韵,和诗。纕蘅:即柳永,字耆卿,北宋词人。北戴河: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海滨地带。

2.兼呈逸塘前溪:同时寄给张逸塘的前溪。逸塘:指张逸塘的住所。

3.涨海犹馀一角春:涨潮后的大海还有春天的气息。涨海:指海边。馀春:留有春天的痕迹。

4.青天为幕浪为茵:青天像帷幕一样,海浪像垫子一样。

5.潜虚丈:隐士之辈。

6.莫逆:意指关系密切。

7.渊颖:指隐居之地。出清新:写出清新的意境。

8.谆芒壑:即淳于髡,战国时齐人,善于言谈,以滑稽见称。淳于髡曾游历于齐国各地,他到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地方。淳于髡最后来到北海的淳于乡,看到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安定,便赞叹说:“这里真是个天下少有的福地啊!”这里的“淳”是地名,位于今天山东临淄县东南,因此后人将这个淳于乡改为了“淳于”。

9.千万吾宁吝买邻:我宁愿舍弃千两白银也不愿意购买这样的好邻居。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融情于景之中,寓理于事之上,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隐士高尚情操的赞美。

起首两句“涨海犹馀一角春,青天为幕浪为茵。”描写海天一色的景象,海天相接之处,仿佛是春天的一角,海面上的浪花如同绿色的草席。“拍浮剧羡潜虚丈,莫逆知多洗耳人。”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海水中畅游的快乐,以及与隐士之间深厚的友谊。“避世君公终契阔,寄诗渊颖出清新。”这句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清静隐居的愿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何时得适谆芒壑,千万吾宁吝买邻。”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