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拟累臣悯众芬,弹蕉伐竹漫纷纷。
玉山自倒非缘力,丹穴何求枉再熏。
别里冬郎愁抑按,病中摩诘断知闻。
太平楼阁谁人见,入洛相思寄暮云。

黄浚的《落花诗八首敬和春榆舅父原均·其七》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欲拟累臣悯众芬:诗人以“累臣”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众人遭遇不幸的怜悯之情。在这里,“累臣”指的是那些遭受困境、无法自拔的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这些人带来一些慰藉。

  2. 弹蕉伐竹漫纷纷:诗人用“弹蕉伐竹”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忙碌场景。这里的“漫纷纷”则传达了诗人对这种忙碌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他似乎陷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3. 玉山自倒非缘力:诗人用“玉山自倒”这一比喻,暗指自己的理想或信念受到动摇。这里的“非缘力”则表明这种变化并非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所致。他感到了一种无力感,仿佛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现实。

  4. 丹穴何求枉再熏:诗人用“丹穴”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他也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只是一种徒劳无功的行为。这里的“枉再熏”意味着这种追求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

  5. 别里冬郎愁抑按:诗人用“别里冬郎”这一称呼,暗指了自己与某人的特殊关系。这里的“愁抑按”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段关系中感受到的忧愁和压抑。

  6. 病中摩诘断知闻:诗人用“摩诘”来指代自己,这里可能是在自嘲或者是对自己某种状态的描述。这里的“断知闻”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失去了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理解。

  7. 太平楼阁谁人见:诗人通过“太平楼阁”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谁人见”则表明这种理想的状态并不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或接受。

  8. 入洛相思寄暮云:诗人用“入洛”来指代自己即将离开洛阳的情况。这里的“相思”则表达了他对洛阳的眷恋和不舍。他将这份相思之情寄托给了“暮云”,即夕阳下的云彩,以此来表达他对洛阳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境遇,也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