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台松栝未荒残,天畀耆臣葆岁寒。
春水已饶濠上趣,飞亭兼得翠微看。
极知旧学关元气,犹及芳辰接冷欢。
枨触灵源最佳处,廿年前事记凭栏。
三月十日钓鱼台禊集赋呈韬庵太保
遗台松栝未荒残,天畀耆臣葆岁寒。
春水已饶濠上趣,飞亭兼得翠微看。
极知旧学关元气,犹及芳辰接冷欢。
枨触灵源最佳处,廿年前事记凭栏。
注释:
三月十日:农历三月十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在这一天扫墓、踏青,因此有“清明”之名。
钓鱼台:指东汉初年的光武帝刘秀曾经在这里钓鱼的钓台。后来这个地方被用作皇帝祭祀之所,称为“钓鱼台”。
禊集:古代的一种礼法,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
韬庵太保:指的是明代的张居正,他曾任明朝的首辅大臣,为人正直、有才华,深受百姓爱戴。
耆(qí)臣(chen):指年高德劭的长者或官员,这里指的是张居正。
葆(bǎo):保养、保存的意思。
濠上趣:指濠州上的美景,濠州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欲滴,这里指的是钓鱼台的景色。
极知:非常知道,深知。
关:关联、涉及。
元气:这里指的是自然万物的生命力。
冷欢:清凉而愉快的快乐。
枨(chéng)触:触动、触发的意思。
灵源:指清澈的泉水,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才情。
最佳处:最美好的地方。
廿(nián)年前:二十年前。
诗中通过描绘钓鱼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张居正这位长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