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西来作太行,云屯馀怒散丛冈。
尽收髡赭供初色,复遣精蓝枕右方。
凭觅双池穷决决,经过片石擘荒荒。
长安正在春灯里,谁料幽人忍冻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诗句的内容和重点来筛选信息,并加以解释。首先从“万马西来作太行,云屯馀怒散丛冈”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描写景色的。“作”、“屯”、“散”是动词,“太行”、“丛冈”是名词。然后从“尽收髡赭供初色,复遣精蓝枕右方”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写山的。“髡”、“赭”都是颜色词,是名词;“左方”是方位词。最后从“凭觅双池穷决决,经过片石擘荒荒”两句中可以看出这是写水的。“双池”、“片石”是名词。最后从“长安正在春灯里,谁料幽人忍冻忙”一句中可以看出这是写人的。“长安”、“幽人”是名词;“忍”是动词;“忙”是形容词。

【答案】

译文:

一马当先直向西边奔来,在太行山上掀起千堆雪浪。余怒未消的乌云,纷纷散落到山冈上。

把满头黑发全都剃掉作为祭品,为大佛的初次开光献上供品。又派精工巧匠来建造佛殿,把它安置在大佛的右边。

我凭栏远眺寻觅着双池的尽头,经过那被风吹裂的岩石。长安城正是春天里灯火辉煌的时候,谁知这位隐士忍受严寒在寒风中行走。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驱马而来,直抵太行山脚,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壮阔的气势描绘了一幅雄浑壮美的画面。颔联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用“云屯”、“馀怒”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山势高峻,山雾弥漫的意境。颈联写诗人在山顶所见所闻,通过“尽收髡赭供初色,复遣精蓝枕右方”,写出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为大佛开光献供品的虔诚之心。尾联写诗人下山后的所见所感。从诗人登山入寺的一路所见,可看出他一路上心情愉悦,精神振奋。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之中,而是继续前行,去追寻那更加美妙的境界。而当他终于来到寺庙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竟然有一片荒凉的景象,令人感到十分惊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