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天一影万悲欢,尘海仙霄思渺漫。
后约欲要青玉案,闲身真对水晶盘。
屏风连夕传寒意,沈水何人爇夜阑。
莫恨吴头千里隔,圆姿也当镜中看。
【解析】
题干要求是赏析,因此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分析。内容主要看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形式主要看诗歌的手法、语言等。答题时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进行分析。要注意结合注释,明确诗句的大意和重点词句的意思。
此诗首联描写中秋之夜的景象:月光普照,流天一影万悲欢;尘海仙霄思渺漫。诗人用“一影”形容月光,把月光照在地面上,与地面上的景物互相映衬,使人感到月亮好像有无数影子一样。“悲欢”指人们的心情。“尘海”指人世间,“仙霄”指天上。“思渺漫”意思是说思念之情无边无际。这两句写明月如镜,照见人间悲欢离合的无限感慨。
颔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后约欲要青玉案,闲身真对水晶盘。“后约”指后会之约。“青玉案”、“水晶盘”都是古代宴席上用的食器,此处比喻自己的官职。“闲身”指闲居无事之身。这两句写诗人自己闲居无职,只能对着水晶盘子(官印)发呆,心中无限惆怅。
颈联写诗人的愁闷:屏风连夕传寒意,沈水何人爇夜阑。“屏风”是古代的一种家具,这里指诗人所住的房屋。“连夕”即连夜,“传寒意”是说屏风上的花纹似乎在向人传送着寒意。“沈水”是古代一种香名,这里指烧香。“爇夜阑”是说燃香到深夜也未燃尽。这两句是说连日来的愁闷,一直萦绕心头,无法排遣。
尾联写诗人的希望:莫恨吴头千里隔,圆姿也当镜中看。“吴头”指吴地的头,“圆姿”指圆脸,“镜中看”意思是说虽然吴地远隔千里,但只要在镜子里看看自己圆圆的脸就可以了。这两句是说不要因为距离遥远而怨恨别人,因为自己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脸也可以解恨了。
【答案】
示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发感情。全诗以“中秋”为题,写月色之美,借月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月光普照着大地,流天的阴影映出万般悲欢。人世间如同茫茫的尘海,仙界之上思绪飘渺难辨。后来约定要一起饮酒赏月,闲暇之时真能对着水晶般的盘子。屏风上连夜传来阵阵寒意,不知是谁在点燃夜阑时分的沉香。不要恨我远在吴地不能回来,我的面容也能在镜中欣赏到。
赏析:
《中秋对月示众异》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八月十五日在扬州所作的七言绝句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写月色之美,借月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