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策淩秋意可哀,冲风鬓袂对裴徊。
山馀龙势崛相枕,河挟雁声凄欲来。
酩酊已成天共醉,苍茫终恨世无才。
平生迈往何曾悔,却为幽花首重回。

【注释】

  1. 凌:凌驾。
  2. 衝风:冲风吹拂。
  3. 裴徊:徘徊,彷徨。
  4. 龍势崛相枕:形容山势高耸如龙。
  5. 挟鴈声凄欲来:形容河水波涛汹涌,发出悲切的声音。
  6. 酩酊:酒醉的样子。
  7. 蒼茫:形容景色辽阔无边。
  8. 世無才:世上没有才能的人。
  9. 邁往:指追求功名利禄。
  10. 幽花:暗指菊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诗人在九日重阳节登临玉泉山游赏,面对大自然的秋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四句“孤策凌秋意可哀,冲风鬓袂对裴徊”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时,面对苍茫秋色的感慨。诗人独自策马,凌驾在秋天的景致之上,秋风迎面扑来,吹动着他的头发和衣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无限感慨。
    接下来“山余龙势崛相枕,河挟雁声凄欲来”,进一步描绘了玉泉山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奔流。诗人以“龙势崛相枕”来形容山势高耸如龙,形象生动;而“挟雁声凄欲来”则描绘了江水波涛汹涌,发出悲切的声音。这两联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热爱。
    正当诗人沉浸在这片美丽的秋色之中时,却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酩酊已成天共醉,苍茫终恨世无才。”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连天地都在与我一起醉;但面对辽阔无边的景色,却又感到世间没有真正的人才,这种失落和无奈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
    最后两句“平生迈往何曾悔,却为幽花首重回”,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和总结。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