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策淩秋意可哀,冲风鬓袂对裴徊。
山馀龙势崛相枕,河挟雁声凄欲来。
酩酊已成天共醉,苍茫终恨世无才。
平生迈往何曾悔,却为幽花首重回。
【注释】
- 凌:凌驾。
- 衝风:冲风吹拂。
- 裴徊:徘徊,彷徨。
- 龍势崛相枕:形容山势高耸如龙。
- 挟鴈声凄欲来:形容河水波涛汹涌,发出悲切的声音。
- 酩酊:酒醉的样子。
- 蒼茫:形容景色辽阔无边。
- 世無才:世上没有才能的人。
- 邁往:指追求功名利禄。
- 幽花:暗指菊花。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诗人在九日重阳节登临玉泉山游赏,面对大自然的秋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四句“孤策凌秋意可哀,冲风鬓袂对裴徊”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时,面对苍茫秋色的感慨。诗人独自策马,凌驾在秋天的景致之上,秋风迎面扑来,吹动着他的头发和衣襟。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无限感慨。
接下来“山余龙势崛相枕,河挟雁声凄欲来”,进一步描绘了玉泉山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奔流。诗人以“龙势崛相枕”来形容山势高耸如龙,形象生动;而“挟雁声凄欲来”则描绘了江水波涛汹涌,发出悲切的声音。这两联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热爱。
正当诗人沉浸在这片美丽的秋色之中时,却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酩酊已成天共醉,苍茫终恨世无才。”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连天地都在与我一起醉;但面对辽阔无边的景色,却又感到世间没有真正的人才,这种失落和无奈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
最后两句“平生迈往何曾悔,却为幽花首重回”,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和总结。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