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秋寒雨易萧憀,迸入空阶彻此宵。
盆菊亸枝浑欲泫,庭梧回响尚能骄。
终晨橐笔疲高论,曲巷笼灯有彊要。
安得松陵谐远引,吴篷低唱听潇潇。
【注释】
- 辞:告别。秋寒雨易萧憀:秋风冷雨,容易使人心情忧郁。
- 迸:涌出。
- 此宵:这一天夜里。
- 盆菊亸枝浑欲泫:盆栽的菊花垂下枝条,好像要流下泪来。
- 庭梧回响尚能骄:庭院里的梧桐树发出响声,好像在骄傲地歌唱。
- 终晨橐笔疲高论:直到天明,提着笔,写出了许多高谈阔论的东西。橐笔,提笔。
- 曲巷笼灯有彊要:在曲折的小路上,点起灯光,有说不完的话。
- 安得松陵谐远引:怎么能够像孔子那样,远离尘世,逍遥自在。
- 吴篷低唱听潇潇:坐在船上,听着江上风吹芦苇的声音,仿佛是吴地的歌声在耳边响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雨夜行旅生活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旅途寂寞、孤寂和凄清的深深感慨。诗中写景,以“秋”字为纲,用一系列富有特征性的画面,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清丽的境界。诗人以“寒雨”为题,意在表达其内心之愁。开头两句“辞秋寒雨易萧憀,迸入空阶彻此宵”,就点出了“寒雨”,又从“易萧憀”三字中透露出诗人的心境,即“辞秋”时那“秋寒雨易萧憀”的情景。“迸入空阶彻此宵”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这凄清寒冷的雨夜里独自漫步于空寂的台阶上的情景。
颔联“盆菊亸枝浑欲泫,庭梧回响尚能骄”,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这两句诗中,诗人把目光投向了盆菊和庭梧,它们在秋雨中摇曳摆动,似乎都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哀伤。其中,“盆菊亸枝”一句中的“盆菊”,既指盆栽的菊花,也暗指诗人自己的心情,因为菊花凋零,所以下垂枝头。而“浑欲泫”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助。至于“庭梧回响尚能骄”一句,则是诗人通过描写庭梧的回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追求。
颈联“终晨橐笔疲高论,曲巷笼灯有彊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句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是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他在清晨的时候提着笔,写出了许多高论,但他却感到无比疲惫。而在曲巷里,点起灯光后,他仍然坚持进行着一些必要的活动,如整理书籍等。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辛苦和无奈。
尾联“安得松陵谐远引,吴篷低唱听潇潇”则是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里的“松陵”代指南朝诗人孔灵符,他曾隐居在江南的松江边。而“吴篷低唱”则形容了诗人听到的吴地的歌声,可能是当地的民谣或者是诗人自己的歌声。最后一句“安得松陵谐远引,吴篷低唱听潇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能够像孔子一样,远离尘世,逍遥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漫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