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楚老各嵚㟢,元白天才并可师。
曾忆凉宵同说鬼,数稽佳约畏谈诗。
盛名制锦三千牍,清暇拈须十二时。
朝左近纡樊准议,西京儒雅赖将持。
久不见樊山老人柬以一诗
樊山老人,即樊川(白居易),字云卿。他与元稹都是唐中后期著名诗人。此诗是白居易对同辈友人张籍的酬答之作。张籍在《送樊川入京》中有“久别思君君不知”之语,故白诗作此以赠。
相逢楚老各嵚㟢,元白天才并可师。
岑参和杜甫一样被称为“诗圣”,李白则号“诗仙”。岑、李、杜、王、孟号称“大历十才子”,而元、白、张三人均是当时文坛上的佼佼者。“岑参”、“杜甫”,指岑参的“高适岑参皆自唱”,李白、王维、孟浩然、崔颢、王昌龄等“五言长城”;“王、孟”、“王昌龄”、“孟浩然”,指王维“山水田园派”,孟浩然“田园隐逸派”和王昌龄“边塞派”;“元、白”、“张籍”,指元稹“元白体”、白居易“新乐府”,以及张籍“张水部”。这些诗人们,或高歌猛进,或低吟浅酌,或豪放不羁,或婉约多情,或沉郁顿挫,或清新淡远,各有风格,相得益彰。
曾忆凉宵同说鬼,数稽佳约畏谈诗。
“凉宵”,泛指清闲无事之时,“同说鬼”指一起谈论鬼怪之事,“数稽佳约”指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创作的事宜。
盛名制锦三千牍,清暇拈须十二时。
“盛名”,指声名显赫,“制锦三千牍”用来形容张籍的诗歌才华,有如织锦般丰富多彩;“清暇”指闲暇之余,“拈须十二时”形容张籍勤奋写作至深夜。
朝左近纡樊准议,西京儒雅赖将持。
“朝左近纡樊”,意谓在朝廷左右近处,有许多官员正在谋划着什么;“西京”,指长安,唐代都城;“儒雅”,指文化修养;“将持”,意谓要依靠张籍等人来保持文化的繁荣。
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同辈友人张籍的酬答之作,两人之间交情深厚。诗中通过回忆过去与张籍共谈诗道的往事,赞扬了其文学才华和勤奋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期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文化事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