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闲来共徜徉步,失喜秋樊扫茗喧。
一蝶破寒依晚袂,数鸦分暝作林昏。
眼中甍雉犹能壮,槛外尘嚣不可论。
知子南行非左计,索居吾欲乞丘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其内容为:
晚游公园同舜卿即送其南归。偷闲来共徜徉步,失喜秋樊扫茗喧。
一蝶破寒依晚袂,数鸦分暝作林昏。眼中甍雉犹能壮,槛外尘嚣不可论。
知子南行非左计,索居吾欲乞丘园。
首先我们逐句进行释义:
- “偷闲来共徜徉步”:我偷偷地抽出时间来和你一同漫步。
- “失喜秋樊扫茗喧”:突然之间,秋天的风扫走了茶香,喧闹声也随之消散。
- “一蝶破寒依晚袂”:一只蝴蝶在寒冷中依偎在我傍晚的袖子上。
- “数鸦分暝作林昏”:几只乌鸦在暮色中散布开来,给树林染上了黄昏的色彩。
- “眼中甍雉犹能壮”:从眼前高耸的屋脊上,我仍然能感受到那股雄伟的气势。
- “槛外尘嚣不可论”:门外的喧嚣与纷扰,已经变得无法言说。
- “知子南行非左计”:我知道你这次南下的决定并非仓促之举,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 “索居吾欲乞丘园”:我渴望隐居田园,过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赏析:
- 第一句“偷闲来共徜徉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悠闲地散步的情景。这里的“偷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暇时光的珍惜,而“徜徉步”则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心境。
- 第二句“失喜秋樊扫茗喧”则展现了一个意外的变化——秋风吹散了茶叶的香气和喧闹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之感。这里的“失喜”意味着惊喜之余又有些失落,可能是因为这短暂的宁静被打破,但随即又被新的景致所替代。
- 第三句“一蝶破寒依晚袂”通过一只蝴蝶的形象,传递出季节更迭、岁月流转的主题。蝴蝶似乎感受到了秋风的寒冷,但它依然选择依偎在诗人的袖子上,这个动作既生动又有情感内涵。
- 第四句“数鸦分暝作林昏”则是通过乌鸦的数量和动作,描绘了一个暮色中的森林景象。乌鸦的分散和黄昏的到来,共同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第五句“眼中甍雉犹能壮”则是诗人对眼前建筑的感慨。尽管这些建筑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已显得有些陈旧,但它们依然能够展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第六句“槛外尘嚣不可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排斥。他宁愿选择在门外的世界保持一份清净,也不希望被过多的纷扰所困扰。这种超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
- 最后两句“知子南行非左计,索居吾欲乞丘园”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明确告诉舜卿,他的南下并不是仓促的决定,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