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风波讯未能,随缘示疾例枯僧。
深秋帘幕初宜雨,将晚房栊未上灯。
残菊吹香来细细,远山笼雾湿层层。
臣心已共疏花碎,莫向壶中问片冰。
眼底
眼底风波讯未能,随缘示疾例枯僧。
深秋帘幕初宜雨,将晚房栊未上灯。
残菊吹香来细细,远山笼雾湿层层。
臣心已共疏花碎,莫向壶中问片冰。
译文:
在人世间的眼中,那些纷扰和波折就像没有消息一样,无法传达到我这儿。
秋天的天气,初时适合下雨,傍晚时分,室内还没有点亮灯笼。
残存的菊花散发着香气,飘来飘去,细细地吹过;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层层叠叠,模糊不清。
我的心意已经如同稀疏的花儿一样破碎了,请不要向我询问那壶中的冰是否融化。
注释:
- 眼底 - 在人的眼前。
- 眼底风波讯未能 - 指人世间的纷争和变故,就像没有消息一样。
- 随缘示疾例枯僧 - 顺其自然地表现出自己的疾病,就像枯萎的僧人一样。
- 深秋帘幕初宜雨 - 形容深秋时节,帘幕刚刚适合下雨的景象。
- 将晚房栊未上灯 - 描述傍晚时分,房间还未点亮灯笼的情景。
- 残菊吹香来细细 - 残存的菊花散发出香气,飘来飘去,细细地吹拂。
- 远山笼雾湿层层 - 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仿佛一层层的水汽覆盖。
- 臣心已共疏花碎,莫向壶中问片冰 - 我的心已经如同稀疏的花儿一样破碎了,请不要向我询问那壶中的冰是否融化。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眼底风波讯未能”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纷繁复杂、无法预料的风波感到无奈。次句“随缘示疾例枯僧”则反映了诗人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态度。第三句“深秋帘幕初宜雨”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帘幕刚刚适合下雨的景象。第四句“将晚房栊未上灯”则描述了傍晚时分,房间还未点亮灯笼的情景。第五、六句“残菊吹香来细细”和“远山笼雾湿层层”分别描绘了残存的菊花散发着香气,以及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的景象。最后一句“臣心已共疏花碎”表达了诗人内心已经如同稀疏的花儿一样破碎了的痛苦,而“莫向壶中问片冰”则表示诗人不希望再向他人寻求安慰或答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