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雄心控八极,车辙欲穷神禹迹。
驱山直到海东头,千载犹传驰道直。
一卷矗立张溪滨,登临咤叱惊鬼神。
阿房已烬陵隧毁,至今山姓犹称秦。
我来正值秋风发,万里沧波坐超忽。
扶桑若木望依稀,鳌掷鲸呿纷出没。
古今何事无变迁,几回海水成桑田。
高三过五竟安在,惟有寒潮去复还。

秦山望海歌

祖龙雄心控八极,车辙欲穷神禹迹。
驱山直到海东头,千载犹传驰道直。
一卷矗立张溪滨,登临咤叱惊鬼神。
阿房已烬陵隧毁,至今山姓犹称秦。
我来正值秋风发,万里沧波坐超忽。
扶桑若木望依稀,鳌掷鲸呿纷出没。
古今何事无变迁,几回海水成桑田。
高三过五竟安在,惟有寒潮去复还。

注释:

  • 祖龙:指秦始皇。
  • 雄心控八极:指秦始皇的雄心壮志想要控制天下。
  • 车辙:指秦始皇的战车留下的道路。
  • 神禹迹:指神禹治水留下的痕迹。
  • 驱山直到海东头:形容秦始皇的雄心壮志延伸到了东海之东。
  • 千载犹传驰道直:意思是说这条通向海边的道路,经过千年仍然被人们所称赞。
  • 一卷矗立张溪滨: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卷书卷。
  • 登临:指登高远望。
  • 咤叱:大声呼喊。
  • 阿房:即阿房宫,是秦始皇建造的宫殿。
  • 陵隧:指秦始皇的陵墓和隧道。
  • 山姓:指这座山的名字。
  • 沧波:指大海。
  • 扶桑若木:传说中日出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指日本国。
  • 鳌掷鲸呿:形容大海中的巨兽(鳌和鲸)的活动。
  • 沧海桑田:形容大海的变化巨大,有时变成陆地,有时又变成大海。
  • 高三过五:形容山峰的高峻。
  • 寒潮去复还:形容大海的潮汐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秦始皇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的感慨与思考。全诗以“秦山望海”为线索,通过对秦始皇时期的壮丽景象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明的伟大与历史的变迁。同时,诗人通过对大海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