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通理
澄台远眺 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徬。 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 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注释:高高的塔台直插云霄,屹立在天空中。我乘着兴致登上这座塔台,放眼望去,天地一片开阔。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 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注释:四周的山峦如同屏风一般,面对着大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篇内容,然后结合注解、词义、修辞等分析其艺术特点。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燕昭好士差足慕”,燕昭王好贤下士,足以使人慕名而来。“自昔黄金招贤良”,自古君王求贤若渴,黄金作为悬赏来引诱贤才。“珥笔须与雅颂亚”,执笔之人须与贤良之臣相得益彰,才能使雅颂之音更加悦耳动听。“灵台欢乐重赓飏”,君王的欢庆之情
【注释】 澄台远眺:登上高高的台,远望。澄:清澄、明朗。台:高台。百尺雄台阳:形容高台雄伟壮观。倔(jué)起层霄空四彷:高耸直入天际,四周环绕着云霞。峥嵘(zhēngrónɡ):形容山势的险峻。层城峻壑如金汤:形容城墙高大坚固,深谷幽静如在护城河之中。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从高处向下眺望,平泉、斐亭外的景色。斐亭:指裴秀,晋朝的著名地理学家。筼筜(wén dāng):一种水生植物。
注释: 澄台:清澈高耸的台。远眺:远视、遥望。雅颂:指《诗经》中典雅庄重的《大雅》和《小雅》。亚:次于、在……之下。灵台:指天帝所居之处。欢乐:指天上的音乐。重赓扬:继续演奏、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登楼远眺,观赏天上音乐的诗歌。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他想象自己站在天帝的宝座上,与天上的音乐一起欢唱,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
高台百尺雄台阳,倔起层霄空四彷。乘兴登临一以眺,澄怀远瞩天开张。 环山作屏镜沧海,层城峻壑如金汤。俯瞰平泉斐亭外,渭川千亩森筼筜。 循磴缘梯腰脚健,拨云披雾精神强。襟带鲲身萦鹿耳,虎门鹭屿南北当岩疆。 更上一层凌绝顶,齐州数点烟微茫。荡胸不知东海阔,极目始信秋天长。 鸿蒙辟后水东注,涓滴会归百谷王。蓬莱清浅信有以,激浪冲沙成堤防。 赤崁城西海变路,安平不用一苇杭。风帆沙鸟时出没,西屿霞彩照屋梁。
黄通理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对黄通理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黄通理,字子高,号石屏,台湾人,生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他出身清贫,但志向高远,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秀才。尽管其生平经历和具体成就不详,但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代表作品:《澄台远眺》是黄通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景色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黄通理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对黄通理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黄通理,字子高,号石屏,台湾人,生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他出身清贫,但志向高远,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秀才。尽管其生平经历和具体成就不详,但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代表作品:《澄台远眺》是黄通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景色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