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于泥,蚖其肆之。
虎处于柙,爪牙安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
廒仓之鼠,口厌梁稻。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
佥夫之心,君子畏焉。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
磊砢嵚崎,五丁焉凿。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为之在人,成之在天。

短歌行

龙蟠于泥,蚖其肆之。

虎处于柙,爪牙安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

廒仓之鼠,口厌梁稻。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

佥夫之心,君子畏焉。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

磊砢嵚崎,五丁焉凿。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为之在人,成之在天。

注释:

  • 龙蟠于泥:龙盘踞在泥土中。
  • 蚖其肆之:形容蚖虫猖獗。
  • 虎处于柙:老虎被关在笼子里,无法展露爪牙。
  • 委巷之犬:在小巷里叫的狗。
  • 廒仓之鼠:仓库里的老鼠。
  • 太行居后:太行山位于后方。
  • 孟门:地名,位于前方。
  • 佥夫之心:众人的心志。
  • 方寸之中:指心内、心中,比喻心胸。
  • 精卫填海:传说中的精卫鸟每天衔来石头和树枝投入大海,希望填平大海。
  • 愚公移山:传说中的愚公决心挖掉两座大山,移走阻挡他家的路。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凶猛与人类的力量对比。首句“龙蟠于泥,蚖其肆之”形象地描绘了龙盘踞在大地上,而蚖虫则在泥潭中肆虐的情景;接着,第二句“虎处于柙,爪牙安施?”通过虎被关在笼子里无法展露爪牙的描写,隐喻社会中那些有能力的人却受到压抑的现象。第三句“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则是对巷子里的小狗吠声像狮子一样威猛的形象描述,暗指那些表面懦弱实则心怀不轨的人。第四句“廒仓之鼠,口厌梁稻”则通过老鼠啃食粮食的形象,讽刺那些贪婪无度之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太行山和孟门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反映了人心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为之在人,成之在天”,则表达了人的作为虽重要,但成功与否往往也受到天命的影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