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黄羊争媚灶,肺腑之恩不思报。
何如料理饭颗山,自祭先生五藏庙。
偶题木居士,便能祸福人,何况腕下有鬼笔有神。
大儿李北海,小儿贺季真。
梅花明月为前身,取精用物秋复春。
岂无冥冥作主宰,满篝满车须操豚。
去年诗少十欠九,今年铿锵近千首。
风吹雨打硕果存,行间常有精灵守。
梨枣无烦木偶雕,名山俎豆终难朽。
供以文通花,酹以太白酒。
一寸之烛一瓣香,真气兀然惊户牖。
祭之于非想非非想之宫,一瓶丝孔里修罗通。
祭之空空如下天之窟,枯髅夜拜狐狸月。
祭之温柔老我之乡,天魔一舞三日香。
祭之人马辟易之地,斫阵青龙腾杀气。
变相七十种,开关五千年,如潭印月云在天。
子孙香火乱分产,舆台奔走争执鞭。
非龙非鬼,非怪非仙,列之祀典何淫焉。
欲祭诗,应祭我,祭我何如祭诗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万户黄羊争媚灶,肺腑之恩不思报。 - 家家户户的黄羊都在争相讨好灶神,表达他们的敬意和祈求。然而,他们并不思考如何回报这份恩惠。
- 注释: 黄羊:一种动物,常用于祭拜。媚灶:讨好灶神。
- 何如料理饭颗山,自祭先生五藏庙。 - 不如我们来整理一下饭颗山,自己祭祀先生的五脏庙宇吧。
- 注释: 饭颗山:地名,此处指代一个地点或事件。五藏庙:指供奉五脏的庙宇。
- 偶题木居士,便能祸福人,何况腕下有鬼笔有神。 - 偶尔题写木居士,就能祸福人间;更何况手中有鬼神般的笔力。
- 注释: 木居士:指书写或绘画的人。鬼笔:形容书法或绘画的非凡技艺。
- 大儿李北海,小儿贺季真。 - 我的大儿子李北海,小儿子贺季真。
- 注释: 李北海: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李邕的儿子。
- 梅花明月为前身,取精用物秋复春。 - 梅花和明月是前身,吸取精华用之于物,春天和秋天都适用。
- 注释: 前身:比喻基础或根源。取精用物:吸取精华,应用于各种事物。
- 岂无冥冥作主宰,满篝满车须操豚。 - 难道不是冥冥之中主宰一切吗?满载篝火和牲口,必须操持豚。
- 注释: 冥冥:幽暗不明的样子,这里用作比喻,意指无形的力量。
- 去年诗少十欠九,今年铿锵近千首。 - 去年写诗少了十个,今年却铿锵有力的接近千首。
- 注释: 诗少:数量不足。铿锵:声音响亮有力。
- 风吹雨打硕果存,行间常有精灵守。 - 风吹雨打后,果实依然存在;在行间常常可以看到精灵守护。
- 注释: 硕果:成熟的果实,比喻成就或成果。精灵:神话中的神灵或精灵。
- 梨枣无烦木偶雕,名山俎豆终难朽。 - 梨枣无需雕刻成木偶,即使放在名山中供品也难以朽坏。
- 注释: 梨枣:泛指水果。木偶雕:指刻有形状但无生命的木偶。俎豆:古代礼器,这里指祭品。
- 供以文通花,酹以太白酒。 - 提供鲜花作为祭祀用品,用太白酒作为祭祀用的酒。
- 注释: 文通花:可能指的是文采飞扬的花朵,象征文化或才华。酹:将酒杯里的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 一寸之烛一瓣香,真气兀然惊户牖。 - 一寸长的蜡烛,点燃了一瓣香,真气突然震撼了窗户。
- 注释: 一寸之烛:蜡烛的长度约为一寸,象征渺小或珍贵。一瓣香:佛教常用的供养方式,点燃一瓣香代表虔诚。真气:道家指宇宙间的元气。
- 祭之于非想非非想之宫,一瓶丝孔里修罗通。 - 祭祀的地方是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一瓶瓶罐罐里藏着修罗(佛教语)。
- 注释: 非想非非想:佛教中的一种境界,意指超越世俗的思考和认识。一瓶丝孔里修罗通:指瓶中有无数修罗的形象,象征着无尽的欲望和战斗。
- 祭之空空如下天之窟,枯髅夜拜狐狸月。 - 祭祀的地方空阔得如同天上的洞窟,枯骨在夜晚对着月亮祷告。
- 注释: 空空:空旷、广阔。天之窟:天空中的巨大洞穴。枯髅:骷髅,这里指死者的灵魂。
- 祭之温柔老我之乡,天魔一舞三日香。 - 祭祀的地方充满温柔的气息,天魔在此翩翩起舞三日三夜。
- 注释: 温柔老我之乡:充满温柔和安宁的地方。天魔一舞三日香:天魔在这里舞蹈,香气四溢。
- 祭之人马辟易之地,斫阵青龙腾杀气。 - 祭祀的地方让人感到畏惧,仿佛青龙在砍杀,充满杀气。
- 注释: 人马辟易之地:令人恐惧的地方。斫阵:布置阵势,这里指青龙腾空而起,挥动着刀剑。
- 变相七十种,开关五千年,如潭印月云在天。 - 有七种不同的变体形式,从开天辟地以来已经有五千年了,就像潭底映着月亮的影子一样。
- 注释: 变相: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变化。开关:指天地开辟。五千年:从开天辟地到现在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潭印月云在天:像潭底印出月亮的影子一样自然,没有人工的痕迹。
- 子孙香火乱分产,舆台奔走争执鞭。 - 子孙们因为争夺遗产而争吵不休,舆台(官员)们四处奔波争斗。
- 注释: 子孙香火:家族后代的祭祀活动。乱分产:因争夺财产而产生纠纷。舆台奔走:官员们忙于政务而无暇他顾。
- 非龙非鬼,非怪非仙,列之祀典何淫焉。 - 它既不是龙也不是鬼,更不是妖怪也不是仙人,被列入祭祀的典籍有何不妥?
- 注释: 非龙非鬼:不是真正的龙或鬼魂。非怪非仙:不是普通的怪物或神仙。列之祀典:列入宗教或民间的祭祀典籍之中。
- 欲祭诗,应祭我,祭我何如祭诗妥。 - 想要祭祀诗人的作品,应该先祭祀诗人本人,这样祭奠诗人的作品才显得妥当。
- 注释: 欲祭诗:想要通过祭祀诗歌来表达敬意。应祭我:应该首先祭祀诗人本人。祭我何如祭诗妥:祭祀诗人比直接祭祀诗歌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