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魂恍惚不可招,好事犹留图一幅。
披图咫尺云雷生,图中变徵多新声。
上元授书附灵秘,退之摇笔矜精诚。
何如惨淡墨数点,神呵鬼护常嶒嵘。
籧篨卧庾冰,姓名变张禄。
祸斗争向人,忍垢草间伏。
壁立千仞谈何易,国维再绝无人系。
纷纷鼠壤饰高名,恨不风吹作平地。
平地岂有回舟风,努力追随第一峰。
几时爆裂坚顽壳,试叩君家老祝融。

【注释】:

  1. 祝心渊望岳图:即《望岳图》
  2. 岳魂恍惚不可招:岳,指东岳泰山;魂,指泰山的灵气;恍惚不可招,意指泰山的灵性高深而难以捉摸。
  3. 好事犹留图一幅:意思是说人们仍然保存着一幅画,这幅画就是东岳的图画。
  4. 披图咫尺云雷生:意思是说,打开画卷,就仿佛听到了雷霆的声音。咫尺,指非常近;云雷,比喻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场面。
  5. 图中变徽多新声:指的是画中描绘的泰山景色,与现实有所不同。变徵,古代的一种调子,这里指画中的景色和音乐相结合,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
  6. 上元授书附灵秘: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道士们会向神灵请教问题,以求得神仙的指点。这里指的是画家向泰山神灵请教绘画技巧。
  7. 退之摇笔矜精诚:指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怀素),他写字时挥毫如飞,每一笔都充满激情和敬意。这里的“退之”是颜真卿的自称,表示他谦虚地对待自己的书法艺术。
  8. 何如惨淡墨数点:意思是说,与其用浓重的颜色来描绘,不如用淡淡的墨色来点缀。
  9. 神呵鬼护常嵯峨:意思是说,泰山的山势高耸入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10. 籧篨卧庾冰:指的是庾冰(字冰),他是西晋时期的大臣,曾任尚书令等职,为人正直。
  11. 姓名变张禄:这里的“姓名”指的是人的名字,“变张禄”则是形容人名的变化。
  12. 祸斗争向人:这里的“祸斗”是指争斗,“向人”则是指向着人。
  13. 忍垢草间伏:忍垢意味着忍受屈辱,草间伏则是指隐居在草丛之中。
  14. 壁立千仞谈何易:意思是说,即使有千仞(一仞约十尺)高的墙壁也阻挡不住,比喻事情的困难程度难以想象。
  15. 国维再绝无人系:这里的“国维”指的是国家的命运,“绝无人系”则是指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控。
  16. 纷纷鼠壤饰高名:这里的“鼠壤”指的是微小的土地,“饰高名”则是指人为地塑造自己的名声。
  17. 恨不风吹作平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被风吹散,那该有多好啊!这里的“风吹”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人的主观意愿。
  18. 平地岂有回舟风:意思是说,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力量,那又怎么能让船回到原来的起点呢?这里的“回舟风”可以理解为一种想象的场景,也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19. 努力追随第一峰:这里的“第一峰”指的是最高峰,“努力追随”则是指不断追求。
  20. 几时爆裂坚顽壳: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很明确,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东岳泰山风景的长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东岳泰山的壮丽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诗人开篇就提出了对东岳泰山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感贯穿了整首诗。接着,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写,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和神秘的气质。其中,“岳魂恍惚不可招,好事犹留图一幅”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大和神秘,令人叹为观止。
    诗人转向对画中景象的描述。他写道:“披图咫尺云雷生,图中变徵多新声。”这里,他用“咫尺云雷生”来形容画中的泰山仿佛在眼前展开,让人感受到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他也注意到画中的变化之声,这些声音似乎来自泰山,给人以新的听觉体验。
    诗人转向对画中人物的描绘。他写道:“上元授书附灵秘,退之摇笔矜精诚。”这里,他提到了“上元授书”,这可能是对道教仪式的一种描述,也可能是指画中的人物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指引。同时,他也赞扬了画中人物的绘画技艺,认为他们能够以精湛的技艺表现泰山的神奇之处。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泰山的情感。他写道:“何如惨淡墨数点,神呵鬼护常嵯峨。”这里,他用“惨淡墨数点”来形容画中的泰山,暗示其虽小但充满力量。同时,他也感叹泰山之高耸入云,令人敬畏不已。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东岳泰山的美丽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绘画艺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