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才绝艳世谁知,推倒何论彼一时。
五十年来殊少见,秋波临去尚相思。

【注释】

论诗其五:指王昌龄。王之问,字少衡,洛阳人(今属河南),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及第(一说状元),与王昌龄、崔国辅、綦毋潜、岑参、常建等同是“七绝圣手”(见《全唐诗话》卷一)。王之问的诗多写边塞风光,格调高亢豪迈;王昌龄则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丽俊爽。此篇即是咏叹友人王之问的名作。

惊才绝艳:才智出众,文采艳丽。

推倒:推翻或压倒。

何论彼一时:如何去评论那一段时代?即如何去评论当时的时代。

五十年来殊少见:近五十年来很少有人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

秋波临去尚相思:秋波:比喻女子的目光。临行之际还念念不忘你。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唐代著名诗人王之问的怀念之作,也是一首咏叹友情的名篇。全诗共四句,前两句赞美王之问的才华和诗风,后两句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惊才绝艳世谁知”,赞叹王之问的才华和诗风。这里的“惊才”指的是王之问的才能出众,而“绝艳”则是指他的文章和诗风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两个词语用来形容王之问的才华和诗风都非常恰当,也充分显示了诗人对他才华的赞赏之情。

第二句“推倒何论彼一时”,则是对王之问的诗风和才华进行评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超越过去的时代,那么对于王之问的诗风和才华就可以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和评价了。这里的“推倒”可以理解为超越过去,也可以理解为推翻传统,但无论如何,都是对王之问的才华和诗风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第三句“五十年来殊少见”,则是对王之问的诗歌创作成就进行了肯定。这里的意思是说,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很少有像王之问这样优秀的诗人出现,这说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是非常突出的。这里的“殊”字强调了这种罕见性。

最后一句“秋波临去尚相思”,则是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秋波”可以比喻女子的目光,也可以理解为秋风拂过水面时泛起的涟漪。在这里,诗人用“秋波”来象征王之问的眼神,表达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话也表明了诗人对王之问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以赞美王之问的才华和诗风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王之问的赞美和对友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