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儒巾气味馊,也来捉笔学韩欧。
程朱门户重儓好,何苦文场硬出头。
【注释】
一顶儒巾气味馊:儒巾,古代读书人的头巾。馊,腐烂。指读书人戴着儒巾的酸腐气味。
也来捉笔学韩欧:也来,即“亦”的意思;韩、欧,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欧阳修;捉笔,拿起笔来写文章。指读书人也拿起笔来写作。
程朱门户重儓(zǎn):程朱,指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儓,同“簪”,一种发冠,这里泛指帽子或头饰。指程颢、程颐、朱熹这些学派。门,代指学派。儓,代指帽子。重儓好,指重视这些学者的学说。何苦文场硬出头:何苦,意为何必,为什么?文场,指科举考试。硬出头,意谓勉强在文场中显身扬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科举应试者的一种讥讽。诗人指出许多考生头上戴的是程、朱之学这顶“臭儒巾”,却也想用笔墨与韩愈、欧阳修争高低,真是“也来捉笔学韩欧”。其实他们并不真正懂得韩、欧的文章,只是盲目地模仿而已,所以称他们是“也来捉笔学韩欧”。接着又讽刺那些“儓”,他们虽然重视程、朱之学,但自己却并不去实践,只是空谈仁义道德。最后说他们为什么要在科举这个“文场”中显名呢?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才实学,不过是想通过科举考试而显身扬名罢了!全诗语言幽默诙谐,讽刺尖锐辛辣,表达了作者对时弊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