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世界听漂沦,春在何人解惜春。
随璧当前争按剑,交珠亡后始称珍。
重来有约终孤负,一往深情恐不真。
我自欲归归未得,客中遍作送行人。
【译文】
我听惯了世间的悲鸣哀伤,却不知道春花为何如此短暂。随着玉璧的失去,人们争着挥剑自刎,失去了珍珠,人们才真正珍视。我再次来到此地,却没有人来迎接,我满怀深情地离去,又担心这真情不被对方所理解。我本想离开这里回到故乡,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如愿。客居他乡的人们,都成了送别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庄重世界听漂沦”,是对整个宇宙的宏观描述。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他认为,春天虽然美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它的珍贵。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争着自刎以示哀悼,而失去了珍宝的人才开始意识到它的珍贵。诗人用这一现象来暗示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第二句“随璧当前争按剑,交珠亡后始称珍”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当人们失去了玉璧时,会争夺着自杀;而失去了珍珠后,才会真正珍惜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珍惜眼前拥有的珍视之情。
第三句“重来有约终孤负,一往深情恐不真”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反思。他曾经有过重逢的约定,但却最终辜负了彼此的期望。同时,他也担心这份深情不被对方所理解。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
末句“我自欲归归未得,客中遍作送行人”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他本想回归故乡,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同时,他又成为了其他客居他乡者的送别之人。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生命和人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珍惜眼前拥有的珍视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