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炬铸三分,处处疑坟起阵云。
袁董之流难作赋,宋元以上半归君。
一门词赋诸郎笔,依样葫芦九锡文。
七子卑卑难抗手,文坛横槊扫千军。
【注释】
东风一炬铸三分,处处疑坟起阵云。
袁董之流难作赋,宋元以上半归君。
一门词赋诸郎笔,依样葫芦九锡文。
七子卑卑难抗手,文坛横槊扫千军。
“东风”,指南宋灭亡后,元兵南下,攻陷杭州时的情景。“铸三分”,即“三番”的谐音,意谓元军三次攻破宋朝都城。“疑坟起阵云”,指在元军的铁蹄下,南宋的许多名胜古迹被破坏,如越王勾践墓、岳飞墓等,都被掘开,化为灰烬。“袁董之流”,指南宋文人袁桷、董文光等人。“宋元以上半归君”,意谓南宋朝廷大部分政权已落入元朝手中。“九锡文”,指《九锡文》,是皇帝赐给功臣的一种文书,有封官授职的意思。“七子卑卑”,意谓元代文人大多平庸,无大作为。“文坛”,指文学界。“横槊”,意为横矛为战,这里用以比喻用武力来压倒对手。
【译文】
元军三次攻陷了杭州这座古城,遍地都是破坏的遗迹,到处是挖开坟墓露出的尸骨堆成的大阵云,南宋的一些名胜古迹也已被破坏殆尽,南宋的许多文人像袁桷、董文光等人已经无法再写什么文章了,元朝对南宋官员的赏赐文书,就是以“九锡文”的形式颁布的。元朝的文人大多平庸无能,难以与宋朝文人相比,但元朝却能横扫千军,一举消灭南宋的残余势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宋灭亡后写的一首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沉痛之情。全诗通过描绘元军南下的场景和南宋文人的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