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原道,八代起衰,学界广心传,仰北斗泰山,举世共宗韩祭酒;
万里师门,三年疆寄,京华回首望,痛榱崩栋折,斯文顿失鲁灵光。

【注释】

①一篇原道:指孔子《易传.系辞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天行健”,以及韩愈的《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等名言警句。

②八代起衰:指唐、宋、元、明、清各朝的衰落。

③学界广心传:指学术界广泛传授这些言论。

④仰北斗泰山:比喻崇敬。

⑤万里师门:指南宋朝时,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贬为鄞州团练副使,后被谪居惠州,在岭南一带讲学。

⑥三年疆寄:指王安石被贬到江宁(今南京)任江宁知府时,因政治上失意而抑郁不得志。

⑦京华回首望:指王安石晚年返回京城,看到自己过去的政治活动已遭到否定。

⑧痛榱崩栋折:形容大厦倾覆,喻指政治上的失败。

⑨斯文顿失鲁灵光:指北宋时期儒学的光辉已经丧失。

【赏析】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学术研究。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政治失败的痛楚。

首联:“一篇原道,八代起衰,学界广心传,仰北斗泰山。”这四句话表达了对孔子和韩愈的崇敬之情。孔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韩愈的“古之学者必有师”等名言警句都是王安石学习的典范。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来提高自己的学问和品德。这里的“学界广心传”是指学术界广泛传播这些言论,而“仰北斗泰山”则是比喻对他的敬仰之情。

颔联:“万里师门,三年疆寄,京华回首望,痛榱崩栋折,斯文顿失鲁灵光。”这四句话表达了对王安石政治上的失望和痛楚。他曾经因为政治改革而受到贬谪,后来虽然重返京城,但仍然感受到过去的荣耀已经消失。这里“痛榱崩栋折”形容政治上的失败,而“斯文顿失鲁灵光”则是表达他感到儒学的光辉已经丧失。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