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寒溪没骭深,溪边茅屋隔枫林。
归人正怯征衣薄,又听山城响暮砧。
注释翻译:
进入陕西境内的六首绝句之六,寒溪已经没入河床很深的地方了,溪边茅屋隔着枫林,归人正怯寒,又听到山城响起傍晚的捣衣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诗人在寒冷的溪水中行走,溪边的茅屋隔着一片深秋的枫林,归家的人正害怕那薄薄的征衣难以御寒,而这时,山城里又响起了晚上打柴的木槌声(暮砧)。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深沉,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七二寒溪没骭深,溪边茅屋隔枫林。
归人正怯征衣薄,又听山城响暮砧。
注释翻译:
进入陕西境内的六首绝句之六,寒溪已经没入河床很深的地方了,溪边茅屋隔着枫林,归人正怯寒,又听到山城响起傍晚的捣衣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诗人在寒冷的溪水中行走,溪边的茅屋隔着一片深秋的枫林,归家的人正害怕那薄薄的征衣难以御寒,而这时,山城里又响起了晚上打柴的木槌声(暮砧)。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深沉,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注释: 1. 昨来殊不适,日落独登楼:昨晚来时身体不适,独自登上高楼。昨日,即前日;昨来,指前几日;殊不适,即身体不适,不舒适。 2. 西北看辽沈,东南望海陬:向西看辽沈(今辽宁沈阳),向南看海角,海的尽头。辽沈是今辽宁省,在东北;海隅是今广东湛江一带,在东南。 3. 苍茫怀百代,浩荡足千愁:茫茫然怀想千百代的历史,浩荡无边,足见忧愁之多。苍茫,广大而迷蒙貌;百代,世代很多;浩荡,广大无边;足
【注释】 尚馀词赋好,随众颂康哉:还喜欢写辞赋,众人都赞美你。 报国羌无力,擎天别有才:为国家出力却无能为力,而你有超群的才干。 寒云迷雁影,远道望龙媒:寒冷的云使雁影模糊不清,我遥望着那龙形的车驾。 百尺金台矗,看君躞蹀来:百尺高的铜台矗立在那里,我期待着你缓缓地走来。 赏析: 首联两句写自己虽年迈体衰,但爱好文学,仍能吟诗作赋;同时,也表明自己虽不能为国效力,但仍有才能,可与诸公相匹敌
【注释】 别汝经三月:离别你已有三个月了。 音书何太难:音讯和书信很难得到,真是太难了。 夜长魂梦苦:夜晚漫漫长夜里,梦中的情思多么痛苦啊。 人少屋庐寒:家中只有一个人,房屋又显得那么冷清。 骨肉成飘泊:骨肉亲人离散在外成了流浪者。 云霄悔羽翰:在高高的云端上悔恨起那笔信翰的飘逸。 朝朝鸟鹊噪:天天都有喜鹊叫个不停。 物性固欺谩:天性固有欺骗人的意味(即“欺人”)。 【赏析】
【注释】: 斯文久不尊。——大雅:这里指《诗经》中的《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讨论。悲沧:悲伤,哀伤的意思。斯文:古代学者对文学艺术的称呼,也泛指文化或学术。尊:尊重、崇敬。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至情:极端的情感或感情。倔强:坚强不屈,执着于某种信念或情感。篱藩:篱笆,这里比喻为保护或限制的东西。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仰首:抬头仰望,表示向往或尊敬
注释: 闲闲观物化,耿耿究时喧。 谊士羞要誉,廉夫重报恩。 贾憎惟片语,求福实多门。 种蕙怡幽独,归休勿复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郭筠仙的书信和诗后,写回的信。信中表达了对郭筠仙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 第一句“闲闲观物化”,意为悠闲地观察万物的变化。这里用“闲闲”来形容诗人的心态,表示他看待事物非常从容、淡定。 第二句“耿耿究时喧”,意指心中耿耿不乐
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其三 垂耳甘刍豆,儒冠信误人。 长为羁旅客,嗟汝少年身。 物极能思返,天心会好仁。 鹿鸣歌旨酒,滴滴入君唇。 注释:垂耳的牛低头吃着草料,而那些头戴儒帽的人却不懂得珍视自己的才华,被世人误用了。我长久作为旅居他乡的游子,感叹你这样的年轻人啊!事物发展到了极点,人们才会想到回归;上天的意志是善良的,一定会给有仁德的人以恩惠。就像《诗经》中说的“鹿鸣”一样,美酒应该尽情地享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郑州)。他出生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时代,自幼聪慧过人,十六岁时与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交游,二十三岁中进士,授弘农尉,因丁母忧去官,重游华州、洛邑之间,作《锦瑟》诗三首。后为柳仲郢所辟,任泾县主簿,以病免归,专事诗学研究,结社于白马寺旁。后迁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任节度判官
注释:辗转反侧地阅读着郭筠仙的书信和诗作,感叹你也已老态龙钟了。 昊天是苍茫的天空,自然高远而辽阔,太阳在天空中明亮地照耀着大地。 我们相约共同度过人生的时光,穷年累月恐怕无法偿还这份情意。 忧伤时我常常大吃一顿,我的寿命会很长没有尽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郭筠仙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收到郭筠仙的回信和诗歌后,感慨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寥落音书阔,多疑驿使差。 注释: 寄弟三首其一:写给弟弟的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指去年已经过去,今年的日子还很长,希望来年能够早日到来。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自己身体虚弱,相互祝愿健康平安;家里贫穷,但希望能有所改善。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家乡的思念没有固定的寄托,因为长时间在外
【注释】 郭筠仙:指宋代诗人郭祥正。六律:指古乐十二律,此处比喻友人。 其六:这是第一首诗的第六首。 日日:每天。 时时:每刻。 刘子:指诗人的朋友刘禹锡(字梦得),当时在江陵做刺史。 孤吟:孤独地吟诵。 寸憾:一点遗憾。 【译文】 天天思念刘禹锡,时时回忆郭祥正。仰天长叹天地狭小,绕屋独行风吹户牖鸣。云蔽日月乾坤狭窄,风声吹入窗户中鸣唱。孤寂吟诵无与共赏之人,心中遗憾浩如烟海纵横。 赏析:
【注释】 森森:茂密貌,形容竹子挺拔。凤尾:凤凰尾巴,此处比喻竹干。抽:抽出,生长。孙枝:指竹的分枝。翠筱(xiǎo)稠:浓密。老干:老竹干,这里指高大的竹子。凌霄:高到云霄,形容高远。曲江:指唐代诗人李白曾居曲江一带。忆遨头:回忆起当年漫游江边的情景。 【译文】 茂密的竹林中,一根根竹子笔直地生长着,就像凤凰的尾巴一样。地上满是嫩绿的小竹子,显得非常密集。高高的竹子已经长到云霄之上了
注释:列仙不比山泽臞,碧碗琼浆事有无。 更向禅宗参玉版,花猪竹𪕋肯分吾。 诗句释义1:列仙不比(比喻)山泽的瘦人,他们的饮食与生活(如同)碧碗中的美酒一样纯净无瑕。 2. 更向禅宗参玉版,花猪竹𪕋肯分吾。 更向禅宗参玉版,花猪竹𪕋肯分吾。 注释:更向禅宗参玉版,花猪竹𪕋肯分吾。 译文:更去禅宗中寻求真理,花猪竹𪕋也愿意听从我的指挥。赏析:诗人以仙人自比,认为自己虽生活在尘世之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六年高卧大江隈,万里蒲轮驿吏催。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远离尘嚣的大江之滨过着隐居生活,而远方的驿路上,驿吏的催促声不断传来,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和使命的紧迫。这里的“蒲轮”指的是古代官员乘坐的车子,而“催”则表达了时间的压力和对责任的期待。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外部压力,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注释】: 入陝西境六绝句 其五:这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流寓秦州时写的一组七言诗中的第五首。诗中通过描写诗人自己亲身经历的往事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江流日夜走荆襄”一句,点出当时战乱频仍、国家危困的社会背景。“陇蜀由来四战场”一句,概括了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和西北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环境的历史现实。“故垒无人谈往事”一句写昔日战场,如今却荒凉冷落
【注释】 入陜西境六绝句 其四:这是杜甫在长安作的诗,共五首,这里选第四首。“陕”是古郡名,今属西安一带;“王贡”指王维;“应刘”指谢灵运。 忽忆老筠吾匹俦,汨罗江上苦吟秋:忽然想起了我的老朋友老杜衡,我俩一起在汨罗江边苦苦地吟咏秋天。 未成嘉会方王贡,便恐才名驾应刘:还没有结成好友(即结伴游赏、切磋诗文),我担心才名超过了王维,而应刘则是指谢灵运,怕他们来与我争名。 【赏析】
乱山合处响沈沈,古洞千年海样深。 独卧篮舆初梦觉,时闻脚底老龙吟。 注释: 1. 乱山合处:乱石堆积的地方。 2. 古洞:古老的洞穴。 3. 海样深:形容非常深邃。 4. 独卧篮舆:独自躺在篮子里休息。 5. 初梦觉:刚刚醒来。 6. 时闻脚底:时不时地听到。 7. 老龙吟:形容声音深沉悠长。 8.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陕西地区旅行中感受到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