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在公门,地近三十六峰,多士悉钟黄海秀;
宫墙侔阙里,薪传七百余岁,几人能读紫阳书。

《徽州试院堂联》是一首清光绪年间由景其浚创作的对联,悬挂于徽州试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下是诗句及详细翻译:

  • 诗句:桃李在公门,地近三十六峰,多士悉钟黄海秀;宫墙侔阙里,薪传七百余岁,几人能读紫阳书。

  • 桃花李子在公门:这里指的是文人学士聚集之地,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繁荣。

  • 地近三十六峰:形容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黄山等著名山岳,象征自然之美。

  • 多士悉钟黄海秀:多士即众多士人,悉指全部人,钟指珍爱,黄海指中国东海,秀指美景。整句话的意思是所有士人都珍爱这片黄渤海岸的美景,赞美其美丽。

  • 宫墙侔阕里:侔为比较,阕里即阙里,指的是古代学宫或太学的围墙,比喻学问之深广。这句话意在表达学问之深远。

  • 薪传七百余岁:薪指薪火相传,传指传授,七百多岁即超过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意味着学问的传承已有超过七百年的历史,强调了学问的深厚和悠久。

  • 几人能读紫阳书:紫阳指紫阳书院,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理学的发源地之一。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古老学问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学术经典的敬仰。

  • 译文及赏析

  • 译文:在您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所有的士人都深深地热爱着这片黄渤海的美景。而您的学问之深,可以与古时候的学问相提并论。虽然您已经有超过七百年的历史,但仍然有人能读懂紫阳书院中的经典书籍,感受到那些古老的学问带来的启示。

  • 赏析:该联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热爱,以及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和对历史深度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