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如家,是湘乡合肥一流人物;
爱才若命,乃笥河芸台百载渊源。

【注释】

挽张之洞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忧国如家”,下联“爱才若命”。

①忧国如家:忧虑国家的安危就像关心家庭一样。

②湘乡合肥:指清朝末年湖南的湘乡县和安徽的合肥市(今合肥)。

③笥河芸台:是指清朝著名学者张之洞(字芸台)。笥河是清代藏书处名,这里代指张之洞;芸台原为《诗经》中《大雅·生民篇》中赞美周文王的文辞。《诗·小雅·甫田》有云:“我稼既同,上农夫功。匪惟蚕丝,亦有芸草。”后人因此以“芸台”称学者。

④百载渊源:百年来的文化渊源。

赏析:

上联“忧国如家”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书室》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忧国如家”与陆游的“忧国”含义相同,都是为国家担忧,但陆游的“忧国”更强调个人的报国情怀和牺牲精神,而本诗中的“忧国如家”则更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联“爱才若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自强。爱人如爱其子,犹恐他人不爱己。”(《送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爱才若命”与杜牧的“爱才若渴”含义相近,都是强调自己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珍惜。本诗中的“爱才若命”则是将这种重视和珍惜提升到对人才的至高无上的尊重,表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崇高品质和胸怀。

整副对联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意识,也表达了对杰出人物的敬仰和尊崇之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