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
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
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
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
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
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儿童。词人用“牧童”比喻自己,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青箬笠:青色的斗笠,是牧童常用的一种帽子。箬笠,是一种用箬竹叶编织而成的斗笠。
3、乌犍:指牛。斜系柳阴中:在柳树的树荫下斜倚着。
4、横鞭还过饮牛亭:意思是说牧童骑着牛,横鞭子穿过了饮牛亭。
5、扑扑飞牛虻:形容牛身上的牛蝇叮得厉害。
6、雀儿鼓翅虾蟆跳:指小雀在扑动翅膀,大蛤蟆在跳动。
7、陂塘水满齐牛腰:指的是牛饮水时水涨到了牛肚子上。
8、归来仍放青山郭:意思是说牧童放完牛后,仍然回到青山下的村庄。
9、远树仟仟烟漠漠:指的是远处的树木郁郁葱葱,烟雾弥漫。
10、日暮闻歌不见人:意思是说日落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唱歌,但是看不到那个人。
11、隔林月下敲牛角:意思是说隔着树林,在月光下敲牛角,表示牧童正在劳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隐逸生活的诗。诗人用牧童自喻,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通过对牧童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