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不记住何方,衣剪蝉绡缀几行。
齐女緌垂供奉服,楚人冠插侍中妆。
如从三峡愁巴客,似舞双丸向越王。
度岭身轻同委蜕,野宾应识旧王郎。
和吴梅村咏物诗八首 其八 蝉猴山林不记住何方,衣剪蝉绡缀几行。
齐女緌垂供奉服,楚人冠插侍中妆。
如从三峡愁巴客,似舞双丸向越王。
度岭身轻同委蜕,野宾应识旧王郎。
注释与赏析
1. 山林不记住何方,衣剪蝉绡缀几行
诗句解析:这句诗描述了蝉的轻盈与灵动,通过“衣剪”和“蝉绡”,形象地描绘了蝉的外形特征。蝉在山林中自由飞翔的姿态,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同它们在空中留下的“几行”轻纱一般。
- 关键词解释:
- 衣剪(衣服被裁剪成细丝): 形容蝉翼之轻薄。
- 蝉绡(蝉翅膀上的薄纱): 强调蝉的透明感和轻盈美。
- 几行(几行): 暗示蝉飞行时留下的痕迹非常微小,几乎无法捕捉。
2. 齐女緌垂供奉服,楚人冠插侍中妆
诗句解析: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女性装饰来突出蝉的特点。齐国女性佩戴着华丽的发饰,显得高贵而典雅;而楚国女性的装扮则更加华丽,头戴簪花,冠上插有侍臣的饰品。
- 关键词解释:
- 齐女緌(髻):指齐国女性的发饰,垂下长长的流苏,象征着尊贵与华美。
- 供奉服:古代女子的服饰,常用于宫廷之中,代表身份的高贵。
- 楚人冠插侍中妆:楚国女性的发饰和冠饰,显示了楚国文化的丰富与繁复。
3. 如从三峡愁巴客,似舞双丸向越王
诗句解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蝉比作忧愁的旅人或战士,表达了蝉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生存斗争的勇敢。
- 关键词解释:
- 三峡:长江流经中国三个主要峡谷的总称,这里用来象征艰难险阻的环境。
- 巴客:古时候居住在巴蜀地区的人们。此处指代那些因环境恶劣而感到忧愁的人们。
- 越王:战国时期越国的国君,这里借指英勇的战士,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双丸:指弹丸,这里用来形容蝉振翅时发出的声响,如同战场上的号角声。
4. 度岭身轻同委蜕,野宾应识旧王郎
诗句解析:此句描述了蝉蜕变的过程,以及它带来的新生和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在经历困境后迎来的新生活。
- 关键词解释:
- 度岭身轻:蝉在蜕变过程中身体轻盈,如同经过山岭的洗礼。
- 委蜕:比喻蝉脱去旧壳的过程,象征着重生。
- 野宾:指野外的宾客,这里比喻那些经历过困难但最终得以新生的人。
- 旧王郎:指过去的自己或旧日的自己,这里强调了重生后的新生和自我超越。
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蝉的生命历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生态角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蝉的细致描写及其背后含义的探索,读者不仅能欣赏到诗歌的美,更能从中领悟到生命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