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迟清夕,群喧静远空。
疏灯峰影里,残梦雨声中。
失路同羁羽,孤生感断蓬。
愁吟寒更剧,相答有哀虫。
注释:
山楼即事:山中楼阁的夜景。即,就。
迟清夕:傍晚时分。迟,晚。清夕,清静的傍晚。
群喧静远空:众多的人声喧闹着,但远远地落在空旷寂静的山中。
疏灯峰影里:稀疏的灯光映照在山峰的影子中。
残梦雨声中:残留的梦境伴随着雨声。
失路同羁羽:迷路时,就像被束缚的鸟儿。羁,束缚、拘束。羽,这里代指鸟。
孤生感断蓬:孤独地生长,感受着被折断的蓬草。比喻自己孤独无依。
愁吟寒更剧:因忧愁而吟诵诗歌,夜晚变得更加凄苦。更,加倍、加剧。
相答有哀虫:相互应和,回应的是哀怨的虫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楼即景时的所见所思。首句“山楼即事”表明这是诗人在山楼中的所见所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山阁迟清夕”,描述了山中楼宇在傍晚时分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第三句“群喧静远空”则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山阁转移到了周围的环境,描绘了山中楼宇在众人喧闹中仍保持着静谧之美。
诗中的“疏灯峰影里,残梦雨声中”两句,通过描写疏朗的灯光与山峰的影子,以及断断续续的梦境和雨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这种孤独之感,既源于诗人身处山中楼宇的自然环境,也源于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即使面临如此境遇,诗人并未因此沉溺于悲伤之中。相反,他在第四句“失路同羁羽”中,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挣扎。这里的“羁羽”,既是对自己处境的形容,也暗喻了自己如同失去方向的小鸟,无法自由飞翔。第五句“孤生感断蓬”则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无依的状态。在这里,他将自己比作被折断的蓬草,象征着自己失去了依靠,无法找到归宿。
最后两句“愁吟寒更剧,相答有哀虫”则是对整首诗情感基调的总结。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吟诵诗篇,却只能得到哀虫的回应。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勇气与坚韧。同时,它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