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得众山酿,携尊趁马蹄。
烟销群壑暝,月暗远天低。
怪树疑人立,哀鸿似鬼啼。
萦回归路渺,谁与辨山蹊。

【注释】:

  1. 沽(gū)得众山酿,携尊趁马蹄:买得众山酿的酒,带着酒瓶赶着马回家。
  2. 群壑暝:众山壑都笼罩在黑暗中。
  3. 月暗远天低:月亮暗淡了,天边也显得低垂。
  4. 怪树疑人立:怪异的树木像是有人站立着。
  5. 哀鸿似鬼啼(huī):哀伤的鸣叫像鬼神的哭泣声。
  6. 萦回(yíng huí):徘徊,这里指迷走、迷失方向。
  7. 谁与辨山蹊(qī):谁能分辨出这山路的小径呢?蹊,小路。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异乡之时,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羁旅愁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是写归途。“沽得众山酿”三句说诗人买得当地酿造的美酒,提着瓶子赶着马车归家。“沽”,买;“酿”,美酒;“尊”,盛酒器具;“马蹄”,车后两轮所踏之地。诗人买回好酒,赶着马车回家,一路上,他饮酒赏景,兴致很高,不觉天色已晚,便急忙赶着马车往家走,想早点回到亲人身边。“烟销群壑暝,月暗远天低。”这两句写傍晚时分,远处群山之间,薄雾渐渐散去,夜色渐浓,一轮残月挂在天边。诗人用“烟销”、“月暗”,描绘出了夜幕将至,群山间薄雾缭绕,月光隐没的景象。
    中间四句写归途中所见之景。“怪树疑人立,哀鸿似鬼啼。”前一句说,路边的树林好像有人影站立,令人生疑。后一句说,远处传来的叫声好像鬼哭似的凄厉而悲伤。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人看到这些景象时,不禁生出许多联想,觉得有些奇怪,有些可怕。“萦回归路渺,谁与辨山蹊?”最后两句说,回望来时的归路,越走越迷茫,不知道哪条才是回家的路。“谁与辨”即“谁与辨此山蹊”的缩语,意为“谁能够辨别出这条小路上的道路”。
    这首诗写于作者客居异乡之时,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羁旅愁思和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四句写归途,颔联写途中所见之景,颈联写所见之景所引起的联想及感叹,末联写因迷路而产生的感慨。全诗情景结合,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