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潮头急,扁舟雪浪抛。
两峰巍伏虎,一水气腾蛟。
洞辟渔翁宿,樯高飞鸟巢。
中流诗思阔,无处著推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慈铭的《渡扬子江》。下面逐句解释:

风送潮头急,扁舟雪浪抛。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乘船在宽阔的江面上前行,感受到潮水涌动的气势。”风送潮头急”中的”潮头”指的是江水的涨潮部分,”风送”则形容潮水被风吹拂的感觉。”扁舟”是指小船,”雪浪抛”则是形容江面波涛汹涌的景象如同雪花一般飘动。

两峰巍伏虎,一水气腾蛟。
这两句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两峰巍伏虎”中的”两峰”指江边的两座山峰,”巍伏虎”则用来形容山峰的壮丽和威严。”一水气腾蛟”中的”一水”指的是江水,”气腾蛟”则形象地描绘出江水波涛壮阔,仿佛蛟龙在水面上翻滚的样子。

洞辟渔翁宿,樯高飞鸟巢。
这句诗描绘了江边渔民的生活场景。”洞辟渔翁宿”中的”洞辟”指开凿出来的洞口,”渔翁宿”则意味着渔民在这里过夜。”樯高飞鸟巢”中的”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飞鸟巢”则形容鸟儿在桅杆上筑巢的景象。

中流诗思阔,无处著推敲。
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江中航行时的感想。”中流诗思阔”中的”中流”指的是江心,”诗思阔”则形容诗人的思绪随着江水的流动而开阔。”无处著推敲”中的”著推敲”意为斟酌文字,诗人则表示在江水中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来仔细推敲诗句。

赏析:
李慈铭的《渡扬子江》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之中。首联以风力和潮水的力量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颔联则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风景,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江中航行时的心情感受。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韵味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