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
此地龙蟠虎踞,古人之虚言。
【注释】
鼠盗:偷盗老鼠,比喻窃贼。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盘屈如龙蛇,四边像虎豹的蹲坐。
【赏析】
这是一首挽联。上联是写南京光复前后形势的不同,下联是抒发作者对这种局势的感慨与愤慨。“群盗”指那些在南京城内外作恶多端的盗匪、暴徒。“鼠窃狗偷”,暗喻这些“群盗”的凶残和狡诈。“死者不瞑目”,是说这些盗匪的暴行,使无辜者蒙难,死者不能瞑目,永世不得安息。“龙蟠虎踞”,用《晋书·顾恺之传》中的话:“金陵(今南京市)夹江而居,雄视西南,有王气焉。”意思是说,南京城四周地势险要,如同蛟龙盘曲,猛虎蹲踞,有帝王之气,但作者在这里并不想强调它作为帝王之都的特殊地位或作用。“古人之虚言:”是借古代一些帝王之都的传说,来说明南京虽然有“帝王之气”,但历史上并没有成为过帝王之邦。
下联的意思是,南京虽地处东南,有龙虎之形胜,然而由于群盗的肆虐,反而使得这块土地成了一片荒凉,没有生气。“死者不瞑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南京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的苦难的象征;“此地”就是指这种局面。“古人之虚言”,是指历史上一些统治者对南京的赞美和夸赞,其实都是虚伪不实的。这里也暗含着作者对于当时南京光复后统治集团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