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杜相业、伏董儒宗,国老重三朝,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
虞夏开庠、周孔布宪,元臣殂一个,想见庙堂吁咈、坰野哀吟。
诗句释义:
- 房杜相业:指的是唐代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都是唐朝初期的重要宰相,共同辅佐唐太宗,奠定了唐朝的基础。
- 伏董儒宗:指东汉时期的儒学大师,包括张衡(字子平)和董仲舒(字子正),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都有所建树。
- 国老重三朝:这里的“国老”是对年长的官员的一种尊称,表示张之洞在朝中担任了很长时间的职位。
- 虞夏开庠、周孔布宪: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学校制度,虞帝和夏王时期开始设立学校,孔子和周公制定法律。
- 元臣殂一个:这里的“元臣”指的是元朝的重臣,但在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官员。
- 庙堂吁咈:意思是朝廷中有人对某些事情表示反对或不满,而“咈”在这里是表示不同意的意思。
- 坰野哀吟:指的是田野间百姓因政局不稳而发出的哀叹。
翻译:
房杜相业,伏董儒宗,国老重三朝,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
虞夏开庠、周孔布宪,元臣殂一个,想见庙堂吁咈、坰野哀吟。
译文: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朝初期的伟大宰相,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
东汉的儒学大师张衡和董仲舒为官清廉,他们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张之洞作为国家重臣,历经三朝,他的功绩不仅仅是朝廷内部的认可。
虞舜和夏禹时期就开始设立学宫,孔子和周公制定了各种法规,这些成就也是不可磨灭的。
元朝有一位大臣去世,朝廷内部有人对某些事情表示反对或不满的情况也出现了。
田野之间,百姓们对于国家的政局变化感到忧心,他们的哀鸣声充满了整个乡村。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张之洞的赞颂。通过回顾其一生的政绩与贡献,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深厚的学识。同时,诗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