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鹤寿不知纪;世上诗声早似雷。
注释:山中鹤的寿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而世上的诗声却像雷鸣一样响亮。
赏析:这是一首题赠诗,是诗人对一位僧人的赞美之词。诗中用“鹤寿不知纪”来形容僧人在修行中的高洁和超脱,用“世间诗声如雷”来形容僧人的诗艺高超,能引起世人的极大反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僧人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山中鹤寿不知纪;世上诗声早似雷。
注释:山中鹤的寿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而世上的诗声却像雷鸣一样响亮。
赏析:这是一首题赠诗,是诗人对一位僧人的赞美之词。诗中用“鹤寿不知纪”来形容僧人在修行中的高洁和超脱,用“世间诗声如雷”来形容僧人的诗艺高超,能引起世人的极大反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僧人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1 讽谕岂无因: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讽刺或教化功能的一种看法,认为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自然而然的。 2. 乐府正声熟人口: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乐府诗歌,通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教育意义。这句话意味着这些乐府诗歌已经成为人们口中流传的经典,深入人心。 3. 行藏何足辨:行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行为和德行,意指人的行为和德行并不需要过分强调或区分。 4.
【注释】 孤筱:孤独的芦苇。白莲:指荷叶上的水珠。 【译文】 庭前深夜的细雨在摇曳着一株孤高的芦苇;门外野风吹开一朵洁白的莲花。 【赏析】 “露筋祠联”,是说诗人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使景物有了灵性,而这种灵性,正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十分自然。第一句“庭前夜雨弄孤筱”,以景写人,以人写意。“弄”字,既表现了雨点轻拂的动作,又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解析】 “远看疑画”是说,从远处望,五显庙的轮廓好像一幅图画;“近似诗”,是指庙内殿廊轩窗、楼阁亭台,布局布置又如一副楹联。“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皆无着手处”,是说走近庙内仔细察看,觉得庙内的建筑既像画中,又像诗里,但到底还是画和诗所不能表现的那样神奇美妙。这一句中的“诗画都无着手处”,是说诗人在欣赏了庙宇的景色后,又进一步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而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对这神奇景象的感受和认识。
【注释】 韦应物:唐代诗人,曾任苏州、苏州刺史。祠联:祠堂楹联。唐史传偏遗,合循吏儒林,读书不碍中年晚;苏州官似谥,本清才名德,卧理能教末俗移:指韦应物的诗风和政绩。 【赏析】 此联是赞美韦应物之词,赞颂其为官清廉,为政有方,政绩卓著。上联突出其人品,下联突出其政绩。“传”即传记,这里指的是《唐史》上的传记。“偏遗”——偏颇地遗漏了。“合循吏儒林”,指韦应物的政绩与品德,如古代的循吏和儒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朝人陈鹏年。 “洛蜀任分门,惟楚有才,增赋肯凭官似虎”:意思是说,在洛蜀两地,可以分道扬镳,而楚国人才出众,却要增加赋役,难道不怕像老虎一样凶恶的官吏吗?这两句诗是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者加重百姓负担和苛政酷法的强烈愤慨。 “河淮方夺路,如尊乃勇,拯民忍使国无鸠”:意思是说黄河淮河正在夺路狂奔,但像您这样的大官
【注释】魁星阁:旧时科举考场中用以祭拜魁星的阁楼。彩笔:指用彩色毛笔,这里代指文才。气象:指气度、格局。文昌:指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入:进入。新:刚刚出现。有光辉:指有所成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彩笔、奎星阁、气象、文昌等为喻体,将人才比作魁星和文昌,抒发了作者自己渴望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思想感情
我们需要分析诗句的内容和含义。 1. "侧同幽人居":这里的“侧”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类似于“幽人”的居住地,给人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感觉。而“居”则指的是居住或居住的地方。整句诗可能在描述诗人与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共同居住在这样一个地方,过着清静的生活。 2. "水木明瑟":这句话中的“水木”可能指代的是自然环境或者某种景观,而“明瑟”在这里可能是指清澈、明亮的湖泊或溪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内容上,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②情感上,可抓住诗词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作答,如用典、化用前人诗词,借诗歌中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等都值得注意;③主题上,要联系历史背景及诗词的内容分析,有时还可把诗词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作答;④语言形式上,要注意词性活用,及特殊句式的正确运用。 题干是:况钟祠联
【注释】 爽气挹天平:清爽的气候如水一样滋润着大地。 国计民生:国家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计。 如此象:如此的景象,如此的情景。 雄藩称地户:雄壮的藩王统治着广大的土地。 湖光江色照余心:湖光江色照亮了我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二句写景,点出了作者在江苏藩署时的心情;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爽气挹(yì)天平”一句,意思是说清爽的气候如同水一样滋润着大地
仙李园镜亭联 灌池才深四五丈;野航恰受两三人。 在清初的桂林李园,有一座名为镜亭的亭台,亭旁有一条小舟,名曰“恰受航”。此联便是题赠于这亭台和舟船,其内容是:“灌池才深四五丈;野航恰受两三人。”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赞美。 诗句的第一句“灌池才深四五丈”,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这里的“灌池”指的是一个水塘或者池塘,而“才”字则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
【注释】江心寺:在今江西省新建县城西的赣江中。 联:对偶句。 不殊:没有变化,依然如此。 四十余年:指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至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 鸿雪:大雁群飞的景象,比喻朋友或故人的音信断绝。 江山如许:形容国土广袤,形势壮丽。 小金焦:金焦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南郊,是长江中游北岸的一座著名名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年)重游江心寺时所写的七言律诗
【注释】 异数超七阶 :指阮元在仕途上,升迁得特别快。 帝眷东山谢太傅;指晋朝谢安隐居东山时,深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嘉宾伫三肄:指阮元在官场上,有三位宾客(即朋友)为他讲习经书。 天留南国鲁灵光:指阮元曾在南方担任过官职,为当地的老百姓造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贺诗。首句“异数超七阶”,说的是一个官阶很高的人,因为特殊原因而降职了。第二句“帝眷东山谢太傅”,说的是这个被贬的人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林则徐的功业。 赠林则徐联: - 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 - "麟阁"是古代用来存放功臣画像的地方,此处指代对功臣的尊敬和表彰。 - "待劳臣"表示等待那些为国付出辛勤劳动的大臣。 - "难西域生还"意味着在遥远的西域地区经历了种种困难后能够返回。 - "万顷开荒成伟绩"表达了林则徐在新疆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凤池诏令子
【注释】建隆寺:即开宝寺,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北。李重进:南唐将领。元功:指李的战功。 译文及赏析:万叠云山远隔千山万水,阻隔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一家烟雨笼罩着整个家乡,却只记得你为国立功的功德。 “万叠云山”是诗人对故乡遥远而模糊的思念,“远恨”是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愁思。这两句以景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暗寓了诗人渴望归乡的心情。 “一家烟雨”,是诗人对家乡的描绘,也是诗人对家国的比喻
【注释】: 尝胆卧薪:形容忍辱负重,为国事操劳。 早有雄心绳祖武:早有抱负,以祖辈的武功为榜样。 芟嬴夷项:铲除嬴秦、夷项等暴政。 独膺奇寿:指独自承受着非凡的福寿。 奠王基:奠定帝王基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东瓯王庙的诗作,通过对东瓯王庙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 首句“尝胆卧薪,早有雄心绳祖武”,诗人以东瓯王庙为背景
注释:张襄、邓尉是地名,探梅照联是题画诗。 清才足敌黄崇嘏:张襄、邓尉的才能足以与黄崇嘏相比。 生世都疑萼绿华:张襄、邓尉出生在这个世界,就像萼绿华一样令人怀疑。萼绿华,传说中的仙人名,相传生于汉文帝时,容貌美丽,但世人皆不能识其真实面目,只能远远观望。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借梅花自喻,以梅花之高洁、坚韧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首句“清才足敌黄崇嘏”,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比喻自己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