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众生皆成寿者相;学菩萨普济世间人。
【诗句原文】
愿众生皆成寿者相 ——愿一切众生都能成为寿命长久的人(“寿者相”:长寿之人,即长寿之像)
学菩萨普济世间人 ——学习菩萨那样普渡众生,帮助世人(“普济”:普遍救助,“世间人”:世间的众生)
【译文1】
希望所有生命都可以拥有健康长寿的面貌;学习菩萨的慈悲为怀,拯救世间所有的生命。
【译文2】
愿众生都能如寿星般长命百岁;效仿菩萨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使世间充满爱与和平。
【关键词解释】
- 寿者相:指长寿之人的形象或象征,常用来比喻希望他人能健康长寿。
- 菩萨:佛教中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象征性形象或修行境界。
- 普济:普遍救助,广泛施予,这里指的是菩萨的慈悲精神,愿意帮助所有人。
- 世间人:指世上的所有人,包括各种种族、身份与处境的人,泛指所有人。
- 学:学习,模仿,这里是效仿,指以某种行为或精神为榜样。
- 寿星:常指年长且寿命长的人,这里比喻希望人们健康长寿。
- 长命百岁:意指寿命很长,达到百年以上,常用来祝愿别人长寿。
- 寿星般:如同寿星般的长寿,形容某人具有极高的寿命。
- 大慈大悲:佛教用语,形容佛菩萨具有极大的爱心和悲心,愿意普度众生,救度苦难。
- 普渡众生:普遍地救助、救济所有众生,不偏不倚,没有例外。
- 爱与和平:表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 慈悲为怀:佛教中的一种美德,指心怀慈悲,对众生都抱有善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以及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拥有健康长寿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诗歌通过描绘寿者相和菩萨的形象,强调了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诗人对于人类生活态度的一种期望和追求,也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