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日病莫能兴,幸乔梓相依,屡纩尚能亲含玉;
三千里没而犹视,痛桑榆垂暮,倚闾犹自盼泥金。
十四日病莫能兴,幸乔梓相依,屡纩尚能亲含玉;
三千里没而犹视,痛桑榆垂暮,倚闾犹自盼泥金。
【注释】
- 十四日:指农历的四月十四日,作者去世的日子。
- 乔梓: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或同辈的人,也泛指有身份地位的人。
- 屡纩(guàn):多次换药,表示病重。
- 玉:这里代指亲人。
- 桑榆:日落时太阳偏西,因古人以黄昏为晚年,故称“桑榆”为日落处。
- 倚闾(lǘ):站在里门旁边等待亲人。
- 泥金:用黄土和颜料制成的金色粉末,常用于祭祀时焚烧,以祈求神灵保佑。
【译文】
十四号我因病不能起床,幸好我依靠的是亲人的支持,即使病情严重,我也还能亲手抚摸亲人的脸庞;
在三千里之外离世却仍然关注着家乡,悲痛于自己已经到了晚年,依然期待家乡的人们前来祭奠。
【赏析】
这首诗是徐渭对逝去父母的哀悼之作,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诗中通过描绘病重之时仍能与亲人相伴的场景,以及在远方仍关心家乡、期盼家人到来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桑榆”、“泥金”),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悲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