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滔滔逝,江潭草木深。
自怜忧国泪,不是屈原心。
【注释】滔滔:水流声。逝:流逝。江潭:泛指江湖。草木深:草深水密,指隐居之地。自怜:自伤、自悔。忧国:忧虑国家。泪:眼泪。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心:思想、志向。
【赏析】《志感》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诗人当时年近花甲,在江南一带漫游为生活所迫而流落江湖,他目睹了社会动乱的惨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反映自己身世和遭遇的诗篇。首句写孟夏时节,江河浩荡,流水潺潺,江潭里草木葱茏,一片苍郁;次句点出自己流落江湖,与世隔绝,寄身草野;三句说,诗人不禁为自己身为南宋遗民而忧国悲悯,潸然泪下;末句说,他的眼泪不是出自悲伤,而是由于对屈原的崇敬,是怀念其爱国精神的缘故。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激愤心情,也反映了元末战乱时期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痛苦的生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