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春宵正月华。
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
梦去常如醉,诗清不为茶。
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

【注释】:

何处难忘酒:何地不想念美酒。

春宵正月华:春天里夜晚的月亮如玉盘般明亮。

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把云彩比喻成笔,书写柿叶;把露水比喻成墨,书写梅花。

梦去常如醉:梦中去的地方常常像喝醉一样迷糊。

诗清不为茶:诗歌清澈而不似茶那样苦涩。

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经过一百天的时间,庭院中长出了青蛙。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何处难忘酒”三句,点明题旨。作者自注曰:“元丰七年作。”此时,诗人虽已年届半百,但依然意气风发,壮志未酬。他怀念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渴望再次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忍不住想起那些美好的往事。

“春宵正月华”,用“正月华”形容月光皎洁明亮,暗喻美好时光。而诗人自己则被思念之情所牵绊,无法摆脱,如同身处月华之中。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二句,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挥毫泼墨的情景。他以云彩为笔,书写柿叶;以露水为墨,写下梅花。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梦去常如醉”,诗人感叹自己如同醉酒一般迷糊,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然而,这种迷糊并非真正的清醒,而只是暂时的逃避。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找到心灵的寄托。

“诗清不为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应该像清水一样清澈透明,不应该像茶那样苦涩难咽。这里的“茶”并不是指茶叶本身,而是借指其他事物。诗人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而不是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只有这样,诗歌才能真正触动读者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最后两句“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现状。他长时间地沉浸在诗歌创作中,以至于连庭院里的蛙鸣都听得清清楚楚。这一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专注程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漠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何处难忘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通过“抉云书柿叶,和露写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通过“梦去常如醉,诗清不为茶”的表达,揭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而通过“相挨经百日,庭院长虾蟆”的场景描绘,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超然。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