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偏宜绕玉门,白云缥缈接昆仑。
边鸿孤警低残魄,胡马群嘶落大盆。
北塞刘琨常独啸,南楼庾亮与谁论。
只贪满地山河影,不鉴征夫积泪痕。
边月
夜色偏宜绕玉门,白云缥缈接昆仑。
边鸿孤警低残魄,胡马群嘶落大盆。
北塞刘琨常独啸,南楼庾亮与谁论?
只贪满地山河影,不鉴征夫积泪痕。
译文:
月光洒在玉门关,夜色中显得格外宜人。云雾缭绕着昆仑山,仿佛连接在一起。
边塞的鸿雁发出孤独的哀鸣,似乎在警示着残存的魂魄。胡人的战马齐声嘶鸣,声音如同从大盆地传来。
北塞的刘琨常常独自长啸,而南方的庾亮又有谁会与他共论?
我只贪恋这满地的山河影子,却不去理会那些征夫们的眼泪痕迹。
注释:
-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境内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
- 昆仑: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新疆和西藏交界处,是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居住地。
- 边鸿:指边境地区飞翔的大雁,也象征着边关的将士们。
- 残魄:指受伤或疲惫的人,这里可能是指边关将士的遗骸。
- 胡马:指北方少数民族的战马,这里可能是指胡人的战马。
- 刘琨:晋朝著名文人、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司空、尚书令等职,以清正廉洁闻名。
- 庾亮:东晋名臣,历任尚书郎、司徒等职,以清廉著称。
- 山河影:指自然景观的影子,这里可能是指月亮的倒影。
- 征夫:指远行的士兵,这里可能是指边疆的士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悲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