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中行,如我公不守旧、不趋新,浩落古今同一体;
学于古训,并其身有文章、有经术,风流儒雅亦吾师。
【注释】:
- 道在中行: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士人立志于道德、理想,而以贫穷为耻辱的,是不足以和他谈论的。
- 守旧:指固守旧有的思想观念;
- 趋新:指追逐新的思潮,思想观点;
- 浩落古今同一体:意即古今的兴替盛衰,没有多大差别。浩:广大无边,形容广阔无垠。落:衰落。古今:古代和现今。同一体:是同一个体,指一个事物的总体或整体。
- 不守旧:意即不固守旧的观念;
- 不趋新:意即不追逐新的思潮,思想观点;
- 学于古训:意为学习古代的经典文献;
- 并:兼,连词(并列关系);
- 身有文章:指的是有文章才能;
- 有经术:指的是有经学知识或学问;
- 风流儒雅:指才德兼备的人,多指读书人;
- 亦吾师:意即也是我的老师。
【赏析】:
这首诗是挽张之洞联,作者通过描绘张之洞的人生态度和学术修养,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首句“道在中行”是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意为他的道行高尚,不为世俗所动,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这是对张之洞一生行事风格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誉。
次句“如我公不守旧、不趋新,浩落古今同一体”,则是对张之洞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进一步阐述和升华。这里的“如我公”是对张之洞的尊称,表示对他的敬仰之情。而“不守旧、不趋新”则表明张之洞具有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既不盲目追随旧有的势力,也不盲目追求新的思潮。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使他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宗师。同时,“浩落古今同一体”则进一步强调了张之洞的历史地位,认为他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思想对于古今中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句“学于古训,并其身有文章、有经术,风流儒雅亦吾师”,则是从学问和道德修养两个方面来评价张之洞。这里的“学于古训”意指张之洞深得古代经典的精髓,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并其身有文章、有经术”则是指张之洞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才华横溢,能够用文章和学问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种才华和学识的结合,使得张之洞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学者和文化人。而“风流儒雅亦吾师”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认为他不仅是学者,还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这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的人生态度、哲学思想和学术修养的赞美和推崇,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张之洞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