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古山高绕万松,幽人独坐听疏钟。
此中自有桃源乐,何必逃名赁庑舂。
【赏析】
石谷,即明代诗人、画家陈继儒的号。桐舟,是陈继儒妻子的字。外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这首题画诗是陈继儒夫妇同作的。
前两句写画卷中的景物:古庙环绕着万松,幽人在静听钟声。后两句则表明作者的主旨:“桃源乐”自在其中,何必去“赁庑舂”(借屋栖身)呢?(“赁”同“赁”,借。“庑舂”指贫寒人家)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全篇以写画卷为线索,把读者引入一个幽深秀丽的境界中来。
寺古山高绕万松,幽人独坐听疏钟。
此中自有桃源乐,何必逃名赁庑舂。
【赏析】
石谷,即明代诗人、画家陈继儒的号。桐舟,是陈继儒妻子的字。外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这首题画诗是陈继儒夫妇同作的。
前两句写画卷中的景物:古庙环绕着万松,幽人在静听钟声。后两句则表明作者的主旨:“桃源乐”自在其中,何必去“赁庑舂”(借屋栖身)呢?(“赁”同“赁”,借。“庑舂”指贫寒人家)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全篇以写画卷为线索,把读者引入一个幽深秀丽的境界中来。
春游 细雨微微燕啄泥,菜花满地蝶参差。 村歌一片前山起,又是收茶谷雨时。 注释: - 春游:春天的游玩活动。 - 燕啄泥:燕子在泥土上筑巢。 - 菜花:油菜花。 - 蝶参差:蝴蝶在空中飞舞。 - 村歌:民间歌曲。 - 前山起:山歌从前方传开。 - 收茶谷雨时:谷雨时节是茶树采摘茶叶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情感融入其中
【赏析】 石谷,即明代诗人、画家陈继儒的号。桐舟,是陈继儒妻子的字。外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这首题画诗是陈继儒夫妇同作的。 前两句写画卷中的景物:古庙环绕着万松,幽人在静听钟声。后两句则表明作者的主旨:“桃源乐”自在其中,何必去“赁庑舂”(借屋栖身)呢?(“赁”同“赁”,借。“庑舂”指贫寒人家)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全篇以写画卷为线索,把读者引入一个幽深秀丽的境界中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读懂原诗内容,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进行思考,重点把握原诗的内容。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大意进行概括,同时还要理解其含义,并注意关键词语。“夜泛菱湖”是全诗的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四望渺无际”写出了诗人所见的广阔景象;“连天水自明”写出了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的景象;“星随渔火尽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和分析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形成完整准确的答案。 第一联“为国固邻交,犯将环海风潮,孤忠何恤与人诵”,意思是说,为了国家巩固邻国的友好关系,冒犯了环海的强敌的狂风巨浪,我这样的忠臣有什么值得忧虑,而被人传诵?“固”是巩固的意思;“犯”是触犯、冒犯的意思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之子古狂狷,性情人莫知。 注释: - “之子”指牛松溪。 - “古狂狷”形容牛松溪的性格古怪、不拘小节。 - “性情人莫知”说明他的性情难以被人理解,人们不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2. 写心临水妙,寻画得山奇。 注释: - “写心”指的是用心灵去感受和表达。 - “临水妙”描绘了牛松溪在水边创作时的独特美感。 - “寻画得山奇”表示通过绘画寻找到的山峰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春游 细雨微微燕啄泥,菜花满地蝶参差。 村歌一片前山起,又是收茶谷雨时。 注释: - 春游:春天的游玩活动。 - 燕啄泥:燕子在泥土上筑巢。 - 菜花:油菜花。 - 蝶参差:蝴蝶在空中飞舞。 - 村歌:民间歌曲。 - 前山起:山歌从前方传开。 - 收茶谷雨时:谷雨时节是茶树采摘茶叶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情感融入其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蒋子文还山》。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回归自然的向往之情。 下面是诗句的译文: - 天地有明晦,大道无古今。 - 但使藩篱固,物交岂能侵。 - 先生阐绝学,奥义窥精深。 - 易简握要枢,翕辟在一心。 - 说诗持其柄,片语蔽贞淫。 - 诸经本同源,尼聃无商参。 - 乘彼王乔舄,鸣兹单父琴。 - 山林避不若,畏如神禹金。 - 我一风尘士
【解析】 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考生应先解释每句诗,然后给出注释和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写刘二外甥赴金陵参加省觐的情状。第一句说建业是有名的胜地,可以暂且游览;第二句说六朝的遗迹像雨点一样散去,可是那风流依然存在;第三句说有兴致去题写遗迹,却没有钱去酒楼豪饮;第四句说不要与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好马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容易使人们沉迷于享乐之中。 【答案】 ①“建”:地名。②“称名胜”